酷小说

第5章(第8页)

当时少年儿童发蒙读书,比较正规的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四五岁时,开始识字,课本大都采用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篇》等字书。

第二阶段在六七岁时,开始读内容浅显的儒家经典,主要是《论语》和《孝经》。

到了第三阶段八九岁,再学习儒家的大部头经典,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周礼》《左传》《国语》等。

这对发小当时读的什么书?据孙权自己说,是《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而这正是第三阶段的主要课本。

几年之后,两个小小少年长大成人,外貌各有特色。

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描绘,孙权是“方颐大口,目有精光”

,嘴巴大大脸颊方,眼睛炯炯有神光。

而《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中描绘的朱然,则是“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

,身高不到七尺,但是“气候分明”

这里的“气候”

,与季节气候完全没关系,而是指人的精气神非常饱满外露。

七尺是多高?即现今一百六十八厘米。

当时的一尺,以往学者大多认为相当于二十三厘米。

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二十四厘米。

这个数据是谁给的?就是朱然本人给我们提供的,其中的故事,下一节就会讲到。

建安五年(200),十九岁的孙权继承大哥孙策,成为江东基业的新主宰。

他的长年陪读伙伴朱然,自然也顺利进入仕途,当官了。

那么朱然的表现如何呢?

他最早在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西北)当县长。

当时,不到一万户居民的县,长官叫县长;超过一万户,叫县令。

朱然很快显示出行政才能,从而升任郡太守。

经过严格考察之后,孙权又给他两千人的军队,要他去平定山越,以便测试他的军事才能如何。

原来,孙权上台之初,内政上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山越的反抗日益激烈。

两汉以来,在现今浙江、江西和安徽三省交界的万山丛中,居住着大量的山民,史籍统统称之为“山越”

孙策攻占江东建立统治,曾经遇到山越的激烈反抗。

孙策一死,山越的活动更加频繁。

由于山越人数众多,活动地域广大,所在地区又迫近孙吴当时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因此孙权派出多支军队,前往山区平定山越的反抗,而朱然便是其中之一。

朱然也没辜负发小君主的期望,一到分配给他的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部,不过一个月左右,就把当地的山越反抗一一平定。

孙权见他在用兵打仗方面很有天赋,就任命他为偏将军,正式进入军界。

建安二十四年(219),朱然随从主帅吕蒙,偷袭关羽进攻荆州。

在占领关羽后方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之后,关羽从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前线撤退回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准备向西翻越荆山逃回益州。

朱然奉命与潘璋跟踪追击,当年十二月在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擒杀关羽。

战役结束后孙权论功行赏,朱然被提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

按照当时的封爵制度,奖赏有功将领的侯爵,分为县、乡、亭三等。

第一次封侯者,一般是封第三等的亭侯。

朱然第一次封侯,就越级封了第二等的乡侯,即西安乡侯,可见在孙权眼中,朱然的功劳确实不小。

不仅孙权,还有另外一个人也非常欣赏朱然,他就是主帅吕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