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此时,清兵在豫王多铎率领下大举南下,攻陷归德、颍州、太和、泗州、徐州等地,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
四月,清兵围攻江北重镇扬州,史可法急忙向朝廷求援,但却因为镇将们个个拥兵自重、意图观望,最终扬州沦陷,史可法殉难。
五月初八,清兵自瓜洲渡江,镇江巡抚杨文骢逃奔苏州,靖虏伯郑鸿逵逃入东海,总兵蒋云台投降。
五月初十,朱由崧传旨放归所选淑女,当天午夜尤召梨园入宫演剧。
翌日凌晨二漏时,朱由崧率内官四五十人骑马出通济门,莫知所踪。
天亮后百官入朝,见宫女、内臣、优伶杂沓逃奔西华门外,方知朱由崧已出逃。
南京城内大哗,马士英携邹太后出奔,市民救北来太子出狱,扶其入宫,在武英殿即位。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十二日,朱由崧至太平府,以按察院为行宫,寻即移驾芜湖,投奔江北四镇之一的芜湖守将靖国公黄得功,他尚对京城变故一无所知。
当知道自己的“天子门生”
是张皇失措,弃都而来时。
内心不胜感慨,但仍然决定以死报国,对这位新君效忠到底。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攻打重镇扬州,史可法率城中百姓抵御清兵,清兵围困扬州,损失惨重。
史可法急忙向朝廷求援,朱由崧却没理他,最终因寡不敌众,扬州沦陷,接着清兵直逼南京,明军守军弹尽粮绝,眼看南京就要沦陷,正在与爱妃饮酒作乐的朱由崧急忙进宫召集大臣商议,那些平时只会阿谀奉承的奸臣一句话也没说。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十五日,清兵进入南京,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及尚书钱谦益、大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都御史唐世济等人剃降清。
清兵攻克南京后,多铎命降将刘良佐带清兵追击弘光帝。
众叛亲离的朱由崧只好和爱妃逃到芜湖,清兵追来,朱由崧只好与清兵作战。
明军支架不住,五月二十二日,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冲上御舟,劫持弘光帝,将其献给清兵。
豫王多铎命去锁链,以红绳捆绑。
五月二十五日,朱由崧乘无幔小轿入南京聚宝门,头蒙缁素帕,身衣蓝布袍,以油扇掩面,两妃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有投瓦砾者。
多铎在灵璧侯府设宴,命朱由崧居于北来太子之下。
宴罢,拘弘光帝于江宁县署。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隆武帝朱聿键即位于福州,遥上朱由崧尊号为圣安皇帝。
当年九月,朱由崧与皇太后邹氏、潞王朱常淓等人被押送至北京,安置居住。
清太医院节日时馈宴,朱由崧酣饮极乐。
顺治三年(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九日,有人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称在京居住的故明衡王、荆王欲起兵反清。
五月,弘光帝与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和“太子”
王之明等十七人被斩于菜市口(一说朱由崧以弓弦勒毙),年仅四十岁。
朱由崧王妃黄氏之弟黄盐梅购得棺木,与黄妃合葬于河南孟津县东山头村。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