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意欲避难浙东僻地,迎立决不敢当。”
当群臣行礼时,他“皆以手扶,待茶款语,极其宽和”
,并竭力推辞群臣劝进,说:“封疆大计,唯仗众先生主持。”
经过三推三让,朱由崧勉强接受劝进,于五月初一日从南京西南的三山门处离船登岸,在诸臣簇拥下先乘轿由南京城外直至孝陵门前,祭告明太祖,其后又特地祭拜懿文太子朱标。
随后,他从正阳门进入南京城,直至东华门入皇城,下马步行通过皇极殿,参拜奉先殿,之后走出西华门,离开皇城,进入行宫(内守备府),接受文武百官的觐见。
他传令大臣上殿共商战守之策,史可法上殿后说:“王当素服郊次,师讨罪,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朱由崧只说“是”
,但没有具体答复。
接着徐弘基及内守备等各有所奏,朱由崧仍是倾耳静听默不作声,于是宣布退朝,次日再次接见群臣。
当天,南京群臣决定朱由崧先以监国名义上台,然后登基,于是上第一道劝进表,朱由崧表示只同意监国,第二道劝进表上来时,朱由崧坚持只监国。
翌日,朱由崧行监国告天大礼,并宣布初六日为崇祯帝丧。
五月十一日,群臣上第三道劝进表,朱由崧正式接受,择日登基。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武英殿,改元弘光。
他在登极诏中痛斥“潢池盗弄”
,誓复仇,同时颁二十五款新政,包括减免钱粮,整顿漕粮,激励垦屯等项内容,不过只字未提当时已入据北京、真正能威胁南明的满清政权。
朱由崧求助于三镇军阀拥立,对以后的局势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使他自己得偿心愿,顺利地登上了至尊的宝座。
而间接影响,则是江北诸镇以“天子恩人”
,“从龙元勋”
自居,南京从皇帝到重臣再没有人可以控制这支飞扬跋扈的军队。
从此开了南明军阀勋镇势力尾大不掉的滥觞。
其实,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各怀心事,却不乏良将猛士。
倘若朱由崧稍有他祖上明太祖、明成祖的权谋阅历,只要驾驭得当,完全可以在仰仗三镇拥立之时,施加手段影响,使三镇为己所用。
可惜,朱由崧继承了乃父的心宽体胖,却没有继承乃祖的雄才武略。
求助于三镇而得帝位,已算得上是他的常挥,想做皇帝心切,一开始就高开了价钱,自贬了身价。
三镇也看清了朱由崧乃是阿斗,从此对他的权威再也不屑一顾。
朱由崧在执政期间,沉湎于酒色之中,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鬻官肥家。
阮大铖公然以行贿作为理财妙方,弘光朝廷刚刚建立便露出亡国之象的政以贿成,腐败已极,由此可见一斑。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初一,有自称崇祯太子朱慈烺者至南京,朱由崧命令将其关入兵马司监狱,后命百官审北来太子于午门外,终裁断为伪太子王之明。
宁南侯左良玉乃举兵于武昌,称奉太子密诏,以“救太子、诛士英”
为名顺流而下,进逼南京。
黄得功、阮大铖率兵御之,南明生内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