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114章 兰台初登醉书海(第1页)

三年以后,贞元八年(年),名臣陆贽出任宰相,原宰相窦参贬官,因而召柳镇回朝廷任侍御史。

侍御史比柳镇原任殿中侍御史的官阶要高一点,朝廷诏书上这样称赞他:“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五十四岁的柳镇见到这八个字,想到虽然仕途坎坷,但自己光明磊落的为人终于被人们理解,原来贬官都没有落泪,这时竟老泪纵横。

柳宗元随父亲回到了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

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

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柳宗元十六岁时,到了温习功课准备应考的阶段,也不可能再去某家学馆作“生徒”

,只能走“乡贡”

的路子。

第二年,十七岁的柳宗元请求乡里保荐,恰逢父亲柳镇刚遭贬谪,几次请求未能获准。

直到二十岁,窦参处死,柳镇复职之后,才被选为“乡贡”

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五十五岁那年春天,即贞元九年(公元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在长安中了进士。

同科考取的三十二人中,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

由于科举考试常有营私舞弊,所以这次考试一结束,唐德宗就查询官僚子弟中有没有通过不正当手段录取的。

当有人讲到,新科进士柳宗元是柳镇的儿子时,皇帝接着说:“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

吾知其不为子求举矣。”

你看,柳镇的刚直品格不仅朝野闻名,就连皇帝也十分赞许。

柳宗元家就住在长安城内亲仁坊,又称亲仁里。

他出生在长安,在长安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

从西周开始到唐代,长安是经历了十个朝代的千年古都。

唐代的长安,雄伟壮丽,是大唐帝国屈一指的大都会,所以当时的人们常常把它作为故国和忠君同义语。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又象征着前途和希望,繁华和文明。

长安是唐帝国的京都,在当时的世界城市中也是无与伦比的。

汉代时的长安,世界上惟有欧洲的古罗马城可以与之相媲美。

到公元五世纪中叶,古罗马城被从欧洲北部来的汪达尔人夷为一片废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