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113章 吾目无涕(第1页)

唐代柳氏一族出了很多书法家,如柳宗元的堂叔父柳公绰、柳公权,皆是书法名家。

柳公权,年到年,与柳宗元几乎同时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郎,七朝元老,最后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故世称“柳少师”

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书法与颜真卿并列,柳体丰润,颜体风骨。

不过,两人虽然并称,但不是同时代的,颜真卿曾率众抗击安史之乱,后又与藩镇作斗争。

颜真卿八十五岁被叛军李希烈杀害时,柳公权才是六岁的儿童。

成人后,柳宗元的书法艺术也很有名,是唐代的书法家之一,以“章草”

闻名,当时学习他“章草”

的人很多。

与南北朝相比较,唐代最重视经学。

《五经正义》是皇帝钦定、规定必考的的教科书。

照这样的重视结果,培养的只有背书本领的章句师,根本不能经世致用,实际上是使经学走进了死胡同。

柳宗元后来回顾少时读书曾说过:“我学不能探奥义、穷章句,为腐烂之儒”

柳宗元把章句师称之为“腐烂之儒”

,言下之意是不屑一顾。

他还明确表示要独立思考,不照搬古书上现成的话,要抛开传、注之类,去直接寻求圣人的思想,融会贯通以后再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讲出来。

柳宗元还提出“辅时及物为道”

,把辅助时政和有利于社会,作为自己遵奉的一个思想原则。

在思想理论的作用方面,他一再强调“佐世”

、“救世”

、“益于世用”

等。

从他一生情况看,儒学思想对他影响最大。

孔子和孟子倡导的仁政以及民本学说被他终生信奉;道家的自然观,先秦、两汉诸人的元气说,法家的义、利学说和历史展观,佛家的哲学思辨等,都使他生浓厚兴趣,有些被他吸收利用。

柳宗元读书范围非常广泛,他既推崇先秦诸子,又钦佩屈原、司马迁等人,经、史、子集无不通晓。

他的文章经常纵论古今,或者借古说今,彰显了极深的史学修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