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破吐蕃七万余众,拿下了当狗城(四川理县西南),十月又拿下盐川城。
同时遣汉川刺史崔旰在西山追击吐蕃,拓地数百里。
又与大将郭子仪在秦陇一带主力配合作战,击退了吐蕃的大举入侵,保卫了西南边疆。
永泰元年(年)四月,严武突患疾病,死于成都,时年四十岁。
朝廷追赠尚书左仆射。
杜甫含泪创作《哭严仆射归榇》寄托哀思。
(五)
严武之死,使杜甫再度陷入困顿“无所依”
的窘境。
大历元年(年),杜甫辗转到达夔州(奉节)。
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
也许是生活有了保障,心情也放松了很多,也许是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一时期,杜甫创作达到了,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寓居夔州,杜甫比谁都更清楚,他只是在外乡流浪的游子,他的心里一刻也没有放下故土中原。
每当夜深人静,寒月高悬,他默默地遥望北方,阵阵酸楚扑鼻而来,这时候他会把羁旅之伤转向笔头:“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
、“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
、“为客何时了,悲秋向夕终”
、“风月自清夜,江上非故园”
。
在夔州,杜甫也写了不少与月相关的诗,月亮寄托着他对中原的思念。
比如,这《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还有这《月圆》: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万里共清辉。
本来在杜甫这里,我可以找到李白的。
但是,遇到了王维之后,我释然了:其实,每一个诗人都有李白的影子,我遇到的每一个诗人,都是在遇到李白做铺垫。
什么时候再遇李白,就把决定权交给命运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