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高洋派出御用刽子手刘桃枝,把高隆之带到跟前打了一百拳,看着高隆之被打,高洋讥讽:“没有你,确实没有大齐,那么你就去死吧,看看朕是否有资格担任大齐的天子。”
“陛······饶命······”
高隆之在惨叫中死去了。
过了几天,高洋越想越气,他把高隆之的二十几个儿子全部砍头,把尸体扔漳水中,还把高隆之尸体挖出来焚烧,也扔进漳水。
有人说,高洋杀高隆之,这是他后期疯狂变态的开始。
实则不然,我们承认人有情绪化的一面,同时也更要看清楚,这些疯狂行为的背后往往还是权力斗争的需要。
();() 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事实:高洋上台后三四年内,彭乐、高季式、厍狄干、韩轨、司马子如、高隆之等勋贵相继死去,不管是否善终,这都代表着权力更迭。
如果说高隆之之死不足以说明问题,那《魏书》引起的轩然大波,就直接展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魏收最终写成了《魏书》,算是给北魏盖棺定论了。
《魏书》记述了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拓跋鲜卑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
《魏书》在“二十四史”
中有两个独创性。
一,《魏书》是正史中首部少数民族专史。
《史记》《汉书》等也记载少数民族事迹,但仍然是以中原汉族政权为主。
二,《魏书》有鲜明时代特性,这种自觉性是前所未有的。
如《释老志》,主要记载了佛教、道教的传播和演变,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关于宗教的专题记录。
魏收虽然才华横溢,却恃才傲物,谁对我好,我就写谁的好话,谁对我不恭敬,我就在书中攻击。
崔?、卢潜等人看不上魏收,经常轻视魏收,魏收就在宴席上当众骂道:“你是什么东西,敢和我魏收搭架子,摆脸色!
我在写史,抬举你能让你升天,贬低你能叫你入地。”
于是,曾经举荐魏收写《魏书》的崔暹就被他推崇,崔?、卢潜等人就被他攻击。
卢潜向高洋进言:“魏收的史书造谣是非,其罪当诛。”
崔?、卢斐等贵族纷纷附和,说史书写得不公正。
高洋把魏收叫来问话,魏收深知皇帝最讨厌拉帮结派搞小团伙,于是叹气说:“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他们都是世家大族,我得罪了他们,确实该死。”
说着说着,魏收还哭了,表示要和皇帝道别,说自己有一天会被刺客杀死。
和魏收交好的杨愔、邢邵、杜弼等人,都替他说好话,高洋因此偏向魏收,下令把崔?等人下狱,卢斐、崔?都死在狱中,中书舍人卢潜因为和高洋走得近,后来幸免。
魏收也并不是什么小人,他联合杨愔、邢邵等,向高洋建议在全国各地设置学堂,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并大力推荐李德林、阳休之等贤才。
自从温子升死后,“北地三才”
只剩下了“邢魏”
,北齐的文化事业在邢邵、魏收二位大咖带领下,蒸蒸日上。
和魏收的恃才傲物相比,邢邵显得平易近人、潇洒从容。
一次华林园集会上,杨愔、杜弼都在吹捧魏收的《魏书》,邢邵却在一旁捉虱子,和李德林谈笑自若。
魏收见状自惭形秽,这不正是自己向往的“魏晋风流”
么?于是魏收提议,让邢邵写诗,邢邵大笔一挥,顷刻之间写成《三日华林园公宴》:
回銮自乐野,弭盖属瑶池。
五丞接光景,七友树风仪。
芳春时欲遽,览物惜将移。
新萍已冒沼,余花尚满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无需虚伪,无需掩饰,在这末世和异界里释放你自己。变异猩猩,曼妙精灵,苟活人类,美女,大人物,强者交汇出一幅幅画卷,血淋淋的现实,绝不妥协。...
建个群,全订粉丝群131341657来时无迹去无踪,大唐贞观寄此身。漫随贫富皆欢乐,混作长安一痴人。...
...
路辞旧大学毕业考公,到一家收养所当一把手收养所,老破旧穷还有四个流鼻涕嗷嗷待哺的小孩留下后,路辞旧时常感叹小孩都可爱聪明又乖巧怎么会有家长丢孩子呢直到有一天,有个小孩生病了,打了个喷嚏脑袋上...
魔术的才能是一流,但体能的方面是废材召唤的使魔可以是成千上万,但自己是独守后方对此,只想说一句话。那都不是事这是得到奇迹,亦对奇迹珍爱有加的少年的故事。只要有使魔同伴,我便是无敌...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如何?邪又如何?仙容不得我,入魔又何妨?若如我意,六界安生,我若不如意,六界颠覆,血屠九霄!(书群QQ975511747)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残影晓梦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