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太监一愣:“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么!
叶家管过京城防务,城里已经是他们的人了。
叶家管过御林军,这会儿宫里面也已经围起来了,叶枢密还在这边扣了朝臣,这满朝上下大家都同意了,不长眼的都砍了——这不就是已经换了主子么?”
虚青凌摇头轻笑,说话还是慢悠悠的:“我不这么看。”
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下刘太监,语气中听不出什么轻蔑,可这动作也看不到什么敬畏。
刘太监被他笑得有点发毛,又有点想知道自己这推断哪儿错了——刘太监其实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就看他当特务拉拢的都是翰林院里,当年科举的头几名学生就知道了,二甲的还能勉强说个话,三甲的刘公公看都不看你!
翰林院里还有个内部流传的笑话呢,说一个读书人想过大河,没有船,走到河边看见有一只大乌龟,读书人就喊:“乌龟啊,你渡我过河,我写诗文送你。”
乌龟说:“你先写了,我再送你过去。”
这是怕他赖账。
读书人想了一下说:“那我先写两句,等你渡我过去,我再念后两句。”
他也怕乌龟赖账啊。
乌龟就同意了。
于是读书人口占一诀,摇头晃脑念道:“身披九宫八卦,四海龙王都怕。”
乌龟很高兴,就载着读书人过去了。
这人一踩到对岸,跺跺脚,念了后两句:“我是衣冠中人,不和乌龟讲话!”
这就是翰林院里大家在自嘲了,也可以看出,走刘公公门路的,其实还挺不少的。
刘公公自从和虚青凌结交上,一直都挺得意地。
虚青凌虽然没参加过考试,可是虚家出来的,又是九州知名的人士,这个一结交,显得档次很高啊。
这会儿虚青凌反对,刘太监就听得很专心。
就听到虚青凌说:
“看在刘公公你提携我的情面上,我也提醒你一句——叶家不见得会胜。
其一,叶千种为人谄媚于上而严苛于下,他重用叶家部署,轻慢军中其他派系,他自己还没有军功,又和开国的几位老帅手下的人抢位置,早有人不服。
这矛盾已经很久了,若不是叶千种得了先帝……”
虚青凌一顿,若无其事的续道:“得了先帝的看重,能够不断地升官,这才算勉强压抑下这般矛盾,内部早就该闹出事儿了。
这样的军队,他居然敢倚重之用来篡位谋朝,就算侥幸得了位置,只怕早晚会弄出事儿来。”
“其二,你说张津等清流归附,我看未必。
读书人寡廉鲜耻的不是没有,可我看张津不是这样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