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幸亏有这样的联络,盛介元才能确认死者的身份。
盛介元接着道:“在您和那两个江湖人对峙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都不在死者身上,我就偷偷上前去看了一下、当然,也是因为您先现不对叫人把他脸上的妆卸了,我才觉得那个死人的下巴看着有点眼熟。”
胡琦的身形和纪晓棽相仿,容貌也称得起一声“人模狗样”
,下颌弧度较柔,因此在戏曲妆容的遮挡下伪装成纪晓棽并不违和,但熟悉他的盛介元知道,胡琦的右颌比左边方正一些,除此之外,咀嚼的习惯也加重了这种不对称。
起了疑心的盛介元忍着恶心去查看上半边脸被利器搅的稀烂的尸体,悄悄扯开了死者的亵裤——他“有幸”
亲眼目睹胡琦在青楼“办事”
,知道胡琦左臀峰有一个长了毛的黑痣,确认这一点后,死者的身份再争议!
明面上都是二皇子的人,胡琦此时出现在客满宅的原因应该和师威有关。
但以他的地位,二皇子会只派他来接对自己来说大有用处的师威吗?大胆假设一下,如果二皇子原本安排和师威见面的是费柟和胡琦,费柟和早已被收买的内卫一边据此设计巧娘等人自投罗网,一边由源鹿道人再次调查那封被毕罗衣藏起来的秘信给自己真正的主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假设中,先,他们不可能事先预测到我的存在会破坏局面。
其次,普通人极难看破源鹿道人的伪装和布局,只要费柟还不想在二皇子那边暴露自己,留下胡琦这个微不足道的旁观者完全可以起到减轻自己故意破坏这场会面的嫌疑。
反之,让胡琦以那种方式死在现场很难向二皇子解释,对费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除非他有不得不杀胡琦的理由。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认真地看向盛介元:“从你现那具尸体是胡琦到决定离开婺城,你在这段时间里现的疑点,不敢深思却用直觉得出的结论,都可以说给我听。”
“我的想法?”
盛介元一时没反应过来:“我的想法就是杀他的人肯定是故意的?”
他意识到自己说了句蠢话,慌忙摆手:“啊,不是,我的意思是——胡琦不爱听戏,不好男色,也一点都不喜欢凑焦点不是自己的热闹。
如果没有任务在身,他绝对不会在这两天走进客满宅。
这么看来,他岂不是在做‘那位’交代的事的时候死的?还死得这么惨。”
盛介元一脸心有余悸:“我早该想到不对的,若是再警惕些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半个月前胡琦还来找我喝酒”
“等一下,”
我眉头一皱,抬手示意:“你是说,他半个月前就在婺城了?”
盛介元茫然点头:“是啊,自从五年前他被派到这边,每年只需回上京复命两次。
婺城繁华,他便在此处置了个小宅子,但也不常住,至于他不在婺城的时候去了哪里,我并不敢打探。
此人私下牢骚时虽常有大逆不道之语,但涉及正事时嘴还算严,即便酒后多言时也不会透露关键信息。”
“半个月前他刚从外面回来,神情比往常更倨傲,说他很快就能真正回到上京了。
不过据我观察,除了激动外,他还在嫉妒什么人。”
我感觉他的话已经隐隐触及到疑点的核心:“嫉妒?”
“嗯,”
盛介元肯定道:“胡琦没有指名道姓,却说了许多类似‘给主子办事还不如听宋娘娘差遣’的话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了。
那一面后我再未见过他,直到——”
他低头咽了口唾沫:“直到昨晚。”
我狠狠皱眉,胡琦不得不死的原因恐怕就藏在盛介元的描述里。
我到底遗漏了什么?缺失的又在哪一环?
官盐沉船、师威、费柟、老忠信侯、二皇子、宋侧妃宋侧妃!
盛介元本想上前再说些什么,恰好对上我越来越明亮的双眸,刹那间竟有被视线灼伤的错觉:“净月师傅,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
穿越到另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这里和原来的世界历史完全一样,只是11年前,科学家做实验打开虫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地球充满了一种叫灵能的能量,全部生物都进化了,而且地球上随机会出现未知的空间虫洞。沈...
吴知蓝是一个坚持着两个信条的人。第一,她决不借钱给他人第二,第二,她坚决不给别人恋爱建议。因为,在大学时期,她却被卷入了一个朋友的恋爱故事,最终失去了朋友和平静的日常生活。有一天清晨醒来,吴知蓝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头顶上浮着恋爱窗口栏口。这个窗口显示了男人们对她的好感,并且某些男人开始与她产生了暧昧的关系!于是,她需要在这些男人中选择一个。但是,令她震惊的是,在三个男人的恋爱窗口栏口中,她居然是!她感到难以置信,却也流露出一丝期待。是成为总裁和富二代的恋人?还是与发小明星陷入热恋?吴知蓝陷入了选...
曾经,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现在,我回来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喂,那个谁,我不需要帮手,麻烦你离我远点儿行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只要是我塑造的女主角,总有一天都会从小说中来到现实世界,这也是我小说总是没法继续写下去的原因。李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