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学生对‘克己复礼’尚有疑惑,不知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克制自己,遵循礼制。”
曾申先生耐心地为他解答:
“克己复礼,需从内心的修养开始,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以礼规范自身。”
吴起感激地说道: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定当铭记在心。”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吴起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在儒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期望着有朝一日能通过儒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夏日的午后,学塾中的同窗们在庭院中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儒学经典中“仁政”
的热烈讨论。
庭院中绿树成荫,蝉鸣声声。
吴起与一众同窗身着轻薄的儒服,手持竹简,神情专注。
一位名叫李贤的同窗首先发言:
“依我之见,仁政在于君主对百姓施予恩惠,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此乃仁政之根本。”
另一位同窗王宇摇头反驳道:
“非也,仁政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应是道德上的引领,教导百姓遵循礼仪,培养良好的品德,方为长远之计。”
此时,吴起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说道: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我认为仁政乃是两者之结合。
君主既要给予百姓物质上的保障,又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使百姓自觉遵循礼义。
同时,还需以公正之心治理国家,不偏不倚,方能实现真正的仁政。”
李贤眉头微皱,说道:
“吴起,你这想法固然全面,但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吴起据理力争:
“虽不易,但并非不可为。
若君主有坚定之决心,官员以身作则,百姓齐心响应,又怎会无法实现?”
王宇接着问道:
“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让君主有此决心,官员又如何能以身作则?”
吴起从容回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