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级的,多以“某某都尉”
“某某校尉”
“某某中郎将”
来命名,名目相当复杂。
高级军官,则称“某将军”
或“某某将军”
,军阶高低的区分,是“将军”
前面的修饰语。
在三国前期,还沿袭东汉旧制,最高是“大将军”
,最低是“偏将军”
和“裨将军”
。
吕蒙的偏将军,正是高级军官中的最低等,所以只能算是中级将领。
以上所说,是吕蒙身份上的改变和提升。
如果与此同时,他没有完成素质上的改变和提升,即使他再忠心耿耿,再拼命报答,也只能是孙吴众多普通将领中的一员,而不能异军突起,成为孙吴的又一名出色主帅。
他为何能完成素质的改变和提升呢?秘诀就一条,勤奋不懈地读书充电。
是谁勉励和指导他完成这一点的呢?是比他还年轻四岁的孙权。
原来,孙权曾经在众多将领中,物色培养对象,选中了吕蒙和蒋钦,然后指示说:“你们现今掌权统兵,应当努力增长学问,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这时的吕蒙,还没有完全脱离愣头青的原生态,根本不明白增长学问的重要,就随随便便回答道:“军务实在太忙了,没有空闲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说了一段至今读来还发人深省的话,这段话记录在《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
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哪里是要你们熟读儒经去当太学的博士教官啊?而是要求你们涉猎书籍了解过去的重大事件呀!
你说公务多,比得上我多吗?我在少年时代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深奥的《易经》。
到了掌权管事之后,又专门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这三部史书,还有各家的兵法,深感大有收获。
你们性格开朗,悟性又好,努力学习必定会得到提升,怎能推辞不做呢!
赶紧去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
连曹孟德都说他自己是“老而好学”
,你们怎能不勉励自己努力上进啊!
孙权谆谆教导吕蒙的这段话,此前虽然多次有人提到,但是大都没有加以深入的探究。
其实,这段话不仅对吕蒙本人的提升很关键,也对我们深入全面了解三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
其中暗藏的玄机,值得好好破解和领略一番。
那么玄机在何处?“三国探客”
告诉你。
玄机之一,孙权能把江东基业做大做强,靠的是什么?是人才、智谋,还是武功呢?其实说到底,靠的是学习!
你看,孙权自己率先垂范,而且督促重要将领读书充电,大有将孙吴建设成学习型政权的模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