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容我直言,皇帝的目光下一步绝不仅仅只会移向北燕,或许也可能是夷州!
这一节你务必心里有数了。”
杨致笑了笑:“皇帝肯定有这个胃口,却未必有这副好牙口。
——天色不早了,回去好生歇息吧!”
兄弟二人似乎心有默契,都没问及各自的接任人选。
像杨致与卫飞扬一般将世事与朝局看得如此透彻,心境如此豁达者,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几个。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帅之位又不是世袭罔替,只管举荐一个自己看着顺眼、各方各面都说得过去的人接替就行了。
至于是不是接得住、坐不坐得稳,哪儿还管得了那么多?
对于皇帝而言,二人卸任之后腾出来的位置。
那就是两根香气四溢的肉骨头。
骤然人走茶凉,未免太过令人寒心。
两位前任的面子不能不给。
先许你一个“暂代”
。
你行,就把这两个字抹掉。
好好接着干。
不行,就换个人来干,你也没什么屁放。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南楚新灭,人心不稳,仍须严防变故。
杨致早已传令诸军各部内紧外松,为犒劳全军,酒肉管够,但必须加强戒备值守。
一应将士分批进食。
夏历隆昌五年正月初一日,征楚大将军杨致升帐。
除了叶闯与卫飞扬已有心理准备,其余诸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该会得到怎样的封赏,以及下一步如何进军作战的帅令。
这次升帐因得建灭国大功且恰逢年节,在军中威严肃穆的气氛中平添了几分喜庆。
如果非要说是这是一场出人意料的告别仪式的话,杨致的告别演讲实在简单得有点离谱:先是带着一脸招牌式的慵懒微笑,对诸将拱手一揖,恭祝大家新年大发,鸿运高照。
继而宣布自己即刻卸任。
卫飞扬亦奉旨回京,已奏陈皇帝举荐叶闯接任,随即向叶闯交割征楚大将军印绶。
尔后又是笑容满面的团团一揖,头也不回的走人。
能得跻身于统军大将之列者。
有几个会是脑子不开窍的笨人?诸将面面相觑,心下震惊之余,一时尽皆默然不语:南楚新灭。
数十万将士心目中宛若军神的大帅,只三言两语的打了个招呼说走就走。
世人皆知卫飞扬是大帅的结义兄弟。
同时“奉旨回京”
。
世上哪儿有这么凑巧的事?……这里面的水很深啊!
杨致卸任,叶闯接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