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212章(第4页)

也相信,以自家女儿的聪明,绝度能听得懂。

然而,耳畔传来的回答,却远远出乎了他的预料。

“父王恐怕是多虑了!

当年汉昭烈帝比诸葛武侯,大了可不止十五岁。

况且夫君也曾说过,想成就不世之功,就得有过人之量。

这用人就好比他当年带商队,如果从掌柜到伙计,都只选本事不如自己的。

那生意只会越做越小。

还不如早点散了伙儿,带着闲钱去混吃等死!”

“啪!”

烛台上的某根鲸油蜡烛,忽然爆开了一个烛花。

落樱缤纷,照得人眼前一片大亮!

第九章暗流(一)

夜色笼罩下的汴京城,万籁俱寂。

忙碌了一天的百姓,早早就上了床休息。

喜欢晚上出来厮混公子王孙们,也因为天气渐渐转冷的缘故,很少在街头徘徊。

偶尔有低低的脚步声从街头响起,却是来自负责巡夜的更夫。

只有他们,没资格挑拣天气的好坏,每天夜里都得按时走过几条固定的街道,将单调的梆子声,传入已经睡着,或者还在清醒中的耳朵。

对汴梁城的百姓来说,这梆子声虽然单调,却意味着天下太平。

边境上没有战事,朝廷内部,也没有动荡发生。

前者尚好,毕竟距离汴梁甚远,顶多是让他们头上的税赋又加重几分。

而后者,就意味着祸从天降。

前几年大汉国的皇帝刘承佑派人诛杀史弘肇,将史弘肇府邸周围的左邻右舍,都顺手杀了个干净。

这几年虽然换成了国号改成了大周,皇帝也算圣明,可太子常年漂泊在外,皇外甥娶了禁军大帅掌上明珠这两件事儿,让人想起来心里就不踏实。

“等下个月博济渠正式通了水,就该让君贵回来了!”

大周皇宫,马上天子郭威从小山般的奏折堆里抬起头,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喃喃自语。

奏折已经是由尚书省和枢密院层层筛选过后,并经左右枢密使批复过的,大部分只要求他看过一眼,在上面做个同意或者否决的标记,就可以拿下去用印。

但即便如此,每天依旧都把他累得精疲力竭,甚至连坚持大半辈子的拳脚功夫,都彻底荒废了。

“陛下,还是早点安歇吧!

明天还有例行的大朝呢!”

太监李福弓着腰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提醒。

“不急,不急,这才两更天!”

郭威的脸色虽然疲惫,但今天的精神头却非常好。

一张久经风霜的脸上,也带着自豪的笑容,“大朝么,不过是走个过场。

朕只需要用耳朵听听就好,根本不用当场做决定。

倒是今晚手头上这些事情,特别是搏济渠即将开闸分水……”

话说到一半儿,他又突然意识到,跟太监讨论政务,乃是治理国家的大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