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香道与养生(第4页)

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对中药植物的芳香气味的医用功效的研究开更是中华医学几千年形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焚香也是古人抑制霉菌、驱除秽气的一种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焚香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

制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

利用燃烧出的气味,可以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生保健。

由于所用原料药物四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或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

特别是被称为“国老”

的中药甘草的掺入,则使制出的香气味不烈不燥,变得香甜柔润。

芳香疗法是指利用从各种芬芳植物的根、茎、叶、种子或花朵中萃取出来的精化—精油,依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如按摩、薰蒸、泡浴、吸入、蒸气吸入、喷雾、皮肤保养、护等)严格按照使用剂量、使用部位、与不同的手法来调理身体,美容护肤、平衡精神、情绪以达到美容养生保健的功效。

芳香疗法自古就已存在。

根据记载,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就现了香药草植物能够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奥秘,这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都有堵过详细的记载。

我国早在5ooo年前就已应用香料植物驱疫避秽;古巴比伦和亚述人在35oo年前便懂得用薰香治疗疾病;335o年前的埃及人在沐浴时已使用香油或香膏,并认为有益肌肤;古希腊和罗马人也早就知道使用一些新鲜或干燥的芳香植物可以令人镇静、止痛或者精神兴奋。

以纪念屈原为始的我国端午节活动更把芳香疗法推广成为“全

动”

节日期间人们焚烧或薰燃艾、蒿、菖蒲等香料植物来驱疫避秽,杀来越冬后的各种害虫以养活夏季的疾病,饮服各种香草熬煮的“草药汤”

和“药酒”

以“散”

体内积存的“毒素”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香料在“芳香治疗”

和“芒香养生”

方面的应用,如[吹鼻]——皂荚末、细辛末、半夏末、梁上尘,葱茎插;[线香]——大抵多用血芷、芎穷、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香、高良姜、角茴香、连乔、大黄、黄芩、柏木、兜娄香木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角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纸卷作捻,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1日3次,3日止,治杨毒疮;[兰草]——时人煮水以浴,疗风,故又名香水兰……《离骚》言其绿叶紫茎素枝,可纫可佩可藉、可膏可浴……《西京杂记》汉时池苑种兰以降神,或杂粉藏衣书中辟蠹;……此草浸油涂,去风垢,令香润,《史记》所谓罗需禁解,微闻香泽者是也;值得注意是的,《本草纲目》中谈到古代人们用薰香法止瘟疫同中世纪欧洲人的做法是一样的,说明古代东西方在“芳香疗法”

和“芳香养生”

方面是有联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例如宗教焚香、香料枕头、烹调用香、食物保存、香料治病、尸体防腐、香料驱虫、沐浴按摩等等都有相似的地方,古代中国对外联系的四条通道——北线绸这路、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通过西藏的“麝香之路”

——后三条路现在都被学者称为“香料之路”

,“芳香疗法”

与“芳香养生”

也随着这些“香料之路”

互相交流、相辅相成地展起来。

18世纪末,天然香料及由天然香料制取的各种精油仍然被医界广泛使用着,进入19世纪后,由于化学的展,动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物和合成化学品的药效又强又快,芳香疗法在医学界的地位逐渐风光不再,偶尔有人提起或使用芳香疗法也被人视为“落后”

、“古怪”

,上不了“大雅之堂”

等等非议。

不可否认,芳香疗法同传统的中医中药一样,属于“慢性疗法”

,不象西医西药那样“简便、快捷”

,这就是人们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能正确对待它们的原因。

然而,西医西药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快刀斩乱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