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要分时候,至少我们现在,绿色还是比你们记录片子里稍微多点的。
已经有很长时间吃面历史的广大北方地区,上面那些各种面食和造型的花馍馍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熟悉。
用的工具还是那些,食材也是那些,他们都能知道做出来的面食都是什么味道——美味!
有条件的数数家里的面,决定明天也要吃包子花卷。
没见过这种面食花样的南方,小孩子们对那些造型可爱别致的馍馍惊叹不已,在家里吵着也想要。
粮店的商人们赶紧趁夜让人去调货,明天一早,铺子里多摆点面。
[丁村人忙得热火朝天时,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绥德汉子老黄也刚蒸好一笼屉的黄馍馍。
糜子面制作而成的黄馍馍还冒着热气,颜色鲜亮湿润,外表还略有缝隙,看着就香甜可口。
]
老黄加工糜子面的方式也让黄土高原上的人看的熟悉不已,他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除了后人烧火用打火机以外,其他工序完全没什么变化,隔着屏幕他们都能知道这个步骤的厨房都是什么味儿。
完全没见过没吃过的外地人:这都是什么啊,看着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终于有个东西能直接学了做的秦汉人:这就把糜子、小米也拿去磨面蒸了!
[数着刚出蒸笼的黄馍馍,老黄把它们都装好放上三轮车。
从农历十一月开始,没三天老黄就骑一个半小时车去县城卖黄馍馍。
穿着黑色棉袄,带着黑色棉线帽,带着棉手套,老黄踩着车子的腿很是利落。
他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皱纹,下齿还缺了两颗牙,笑起来精神饱满,对镜头说:“58了,他还要好好干。”
从窑洞踩着三轮车下来,到了绥德县的老黄推着车子开始叫卖,介绍自己亢家沟的,绥德黄馍馍第一名。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