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亲族的,才会收回为公田。
公田会按照国家统一调配,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并作为农业示范点参与各类实验。
屯田所不是军队,算是地方农业局,加上农业科学院以及农学院的综合体。
一些退役的老兵,可以在里面充当屯田兵。
也会延请经验丰富的农人作为老师,专门开设农学院,教授学生。
并总结归纳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培育科学等等。
这样才能不断培育优良种子,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目前来说,屯田所拥有的公田面积可能会稍大一些。
但之后各地百姓数量增多的话,公田只会维持一个固定的数量,是不允许兼并私田的。
当然,这只是萧梁目前对于田地的一个初步草案,毕竟他治下百姓人口数量实在太少,加上军队,一共也才几万人。
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多开垦一些田地,保证未来粮食产量。
其次是教育问题,之前在龙池县,萧梁还让一些老人家专门给孩子启蒙、识字。
如今各地孤儿众多,萧梁已经暗中将不少金银送去大梁城,让时迁以购买奴仆的方式,四处搜罗人丁。
虽然人口买卖的确万恶,但眼下也是增加领地人口最快的方式。
等孩子们多了之后,萧梁准备延用之前慈幼院的方式,多聘请各行各业的老师来教授他们技能。
一些之前受了伤的士卒被迫退役,一部分成为了萧梁的亲卫,一部分则选拔为骑术、武艺教头。
这些日子,陆陆续续也有乾国难民投奔萧梁。
萧梁自然来者不拒,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免税,允许开垦荒地,分发粮食种子,并且给与最基本的茅草屋住所。
大半个月后,杨勋也终于带着大量粮草,从渝国返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