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便将她们请出王家,安顿了子女,随舅舅南下了。
来京六年,她和母亲终于搬到了薛家自家在京中的房屋里。
寡母孤女,刁奴欺主,多少艰难,她都自己扛了过来,不许母亲再去荣国府求助姨妈。
她不愿让荣国公夫人、姊妹们和那些丫头婆子看到她的无助,更不想让林黛玉和甄英莲得知她的现状。
甄英莲只是一个被人拉到街上卖的小丫头,谁想到她是官宦人家的女儿!
就算哥哥混账犯法,也是因她貌美勾人,才让薛家、让她到这般地步,现今她却成了养在林家的姑娘、是在书页上留名的“澄静居士”
。
她已经被她们逼得狼狈逃出荣国府,怎么能再回去忍受屈辱!
!
[注3]
“靠山山倒!”
薛宝钗对母亲说,“先是靠着贾家,果然宁国府就完了,又来投奔舅舅家,舅舅又遭了一贬,我看荣国府都不似有福之人,谁知将来!
咱们就自己过日子吧!”
她说:“我总归会让母亲吃饱穿暖!”
她说:“母亲就别想着再让我高嫁救哥哥回来了!
看现在的光景,除非你叫我去给人做妾么!”
不知是心里终究尚有几分疼她,还是已经认了命,母亲说:“就依你吧。”
说这话时,母亲眼中呆怔怔地,没有了一点光彩。
……
薛宝钗一直关注着贾家和林家。
林大人封国公、江夫人封郡主,林黛玉也成了四品林
大夫,入翰林院。
平国郡主创办了新衙门,“会同四译馆”
,馆内官员数起来竟是女子多于男子,学生数目也是。
林黛玉考中了顺天府解元,又在十九岁之龄连中三元。
林家的事迹不必打听,也直往她面前来。
而更深的、更私密一点的消息,她便不能知晓分毫。
相比之下,还是贾家的情况她了解更多。
贾惜春以“奉养祖母”
为名不议婚。
她也用了“奉养母亲”
的名义,拒绝旁人说亲。
她……开始感谢平国郡主,和林大夫。
女子不婚,凭自身掌家立业的的阻力比从前减弱许多。
金陵薛家余下七房的手伸不到京城,她在京里,竟也了有了一室安心之地。
姨妈去世,她和母亲去送葬。
自然,她又遇到了宝兄弟。
宝兄弟已经完全是能撑起门户的青年官员了。
他瘦了许多,下颌的线条显出脆弱与锋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