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宋仁宗时期的大佬很多,而且很多名垂青史。
听说很多地方都在闹干旱,眉州的周边几个州府也出现了干旱,但好在眉州没有闹干旱。
即使这样,也弄得眉州人心惶惶。
前几日,眉州的粮价忽然上涨,幸好衙门及时制止,把粮价压了回去,这才让眉州的老百姓心里松了一口气。
那些故意抬高粮价的商人们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至此再也没有人敢趁机灾难财。
说实话,宋嘉树对宋朝印象不好,对宋朝的文官的印象更不好。
宋朝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最窝囊、最废物、最屈辱的朝代,主要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文官误国。
但,通过前几日的粮价一事来看,宋朝的文官并不是一无是处。
最起码眉州的官员们都是有能力的,而且也一心为民。
眉州虽没有出现干旱的状况,但今年的雨水没有往年多,收成自然也受到了影响,没有往年的多。
不过,这影响不到眉州的百姓。
眉州米仓的粮食充足,老百姓们不用担心没粮食吃。
自从得知很多地方闹干旱后,眉州很多商人和乡绅们准备向干旱的地方捐赠粮食。
这两日,史湘玉和程瑾初也在忙此事。
宋家和苏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但是小富小贵还是有的。
宋、苏两家的良田加起来有几百亩,每年粮食的收成颇为丰厚。
即使拿去年一整年的粮食捐赠给干旱的地方,两家的粮食也是够吃的。
此时,史湘玉跟程瑾初正在商议捐赠多少粮食。
一旁的宋嘉树和小苏轼正在练字,小苏辙乖巧地趴在两位兄长的身边,一双眼好奇地盯着两个兄长写字。
宋嘉树一边练字,一边竖着耳朵听两位娘亲商议捐赠粮食一事。
他是真的没想到眉州的乡绅富豪们竟然会做慈善,主动捐赠粮食给干旱地区的百姓。
听他娘和舅妈的口气,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捐赠粮食。
每次出现天灾,眉州的富豪乡绅们都会帮忙赈灾,根本不需要衙门开口请求他们。
不仅如此,他们有时候还会主动帮助眉州的贫困百姓,给他们送粮、送钱、送布料、送药材,甚至还会安排他们做工赚钱。
在眉州的各条街上,几乎看不到乞讨的人。
一旦街上出现乞丐,不出几日就会消失在街上,出现在别的地方干活。
乡绅富商们虽没有成立慈善机构,但是救助贫困百姓,或者灾民,好像是他们之间的默契。
不止眉州,其他地方的富商乡绅们亦是如此,这让宋嘉树非常震惊。
史湘玉和程瑾初决定明日去郊外的庄子看看。
程瑾初要在家里带小苏辙,不方便去郊外。
她请史湘玉帮她看看。
宋嘉树和小苏轼听到明日要去郊外,立马举手喊道他们也要去庄子。
史湘玉看了看两个孩子,心里有些犹豫。
宋嘉树搁下手中的笔,走到史湘玉的身边,伸手扯了扯他娘的袖子,撒娇道:“娘,我和三宝都没有去过庄子,你明日就带我们一起去吧。”
小苏轼见状,走到史湘玉的另一边,学着他哥哥拉着他姑姑的袖子,卖萌撒娇:“姑姑,我和哥哥想去庄子,你就带我们去吧。”
史湘玉伸手戳了戳两个孩子的小脸蛋,“我去庄子是办事,可不是去玩。”
“娘,你办完事,可以留在庄子玩啊。”
宋嘉树又说道,“这天越来越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