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也觉得鼻子酸酸的,“小子,你叫什么名字,我给你记个账,你先佘粮吃着。”
“谢谢叔,”
干瘦的少年弯腰行礼,“我叫丁东方,今年十岁了,可以放羊,也可以去地里干活,听叔安排。”
“嗯,你跟着我家老二放羊吧,还可以给家里挖些野菜。
今儿先秤三斤苞米面回去,煮粥喝,也可以做菜饼子吃。”
李永乐秤出三斤苞米面,装布兜里,递给干瘦的少年,嘱咐着,“晚上过来一趟,接着你星儿姐姐,过去看看你娘的病情。”
小少年东方的眼睛胀红了,干裂的嘴唇哆嗦着,双手摸一把辛酸泪,接过小布兜,又弯腰深深的鞠一躬,“谢谢叔,我明天就过来放羊。”
“好孩子,回家给妹妹煮粥喝。”
李永乐也经历过没粮没钱的日子,看着这孩子往家走了,还在念叨着,“可怜的孩子。”
李赵氏已经在忙饭了。
一大早李星辰就带着三辆马车,去了县城,计划着收拾一下屋子,安置下孙管家和孙亮,怎样把粮食放进粮店。
到了城门口,发现难民又多了,前两天,县令刚安置了一批下到各村里。
这两天又聚集成堆了,城门两边站了两排人。
有衙役在统计着什么,有抱着孩子哭诉什么的,也有孩子抱着娘亲的腿,嚷着饿,要吃的。
一个个的面黄肌瘦,拖着大的抱着小的。
女子好歹穿件衣服,有的身上还搭着半截粗布单子,有几个男人直接光着膀子,幸亏是夏天。
李星辰看的着急,怎样才能帮帮他们呢。
让村长来接一些人回村里,怎么安置难民呢,做什么活计生存呢。
正想着。
突然“啊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