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炕席,是这里人人都会的一门手艺。
这不,乔阿葭要学编织炕席了,让婶子手把手的教她。
昨天晚上,没学太会。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乔阿葭起来就嚷嚷着,让婶子继续教她编织炕席。
婶子在炕上和地上,点着了两盏煤油灯,照得满屋通亮。
来教乔阿葭编织炕席的技术,怎么样起头和收口等。
她们一边编织着炕席,一边唠着嗑。
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还是能听得见。
她们正唠着乔阿蒹,带个孩子在这里如何生活?
以后,这孩子该如何认高书记这样的爸爸?他们真的是为乔阿蒹和孩子,今后在这里生活而担忧、愁……
婶子看见我醒了,眼睛瞪得溜圆,在听她们唠嗑,就对我说:“孩子,你醒了就起来吧!
麻烦你去一趟生产队,看看哪儿人多不多?先替我们俩排队,占个位置好吗?一会儿,我们俩就到哪儿去取芦苇篾子。”
“芦苇篾子?芦苇篾子是啥东西呀?”
我不懂的问。
“芦苇篾子,就是用机器把芦苇压成了片片,编织炕席的原材料呀!”
“啊!
原来是芦苇片片,知道了,我这就去!”
我痛快答应着。
我穿好了衣服,一出门。
突然,有一道黑影在我眼前一闪而过。
我定神一看是一个人往东边跑去,看背影高高个头,好像是那文化,慌乱中,他还掉地上一本书。
我捡起来一看,是一本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当前最热门的传阅书籍之一。
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把书揣在兜里来到生产队的场院。
这时,天慢慢的亮了。
场院里,有好几台机器正在压制芦苇篾子,在这里等着芦苇篾子的人很多,已经排成了长队。
大家都比较熟悉,互相热火朝天的打着招呼。
可是,他们唠的嗑都小心谨慎的,不敢大声喧哗。
而我谁也不认识,便排在队伍后边,看着墙边上的公告牌。
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专门放芦苇篾子和回收炕席的地方。
这个产业,是这个屯子得天独厚赚钱的副业。
也是与走资本主义道路打着擦边球的产业,是一早、一晚半公开,白天不受理的。
这时候,我听见有人说道:“这个鲁大胜,他的胆子真大呀!
这个时候还敢让大家编炕席赚钱,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