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从周用手指蘸了茶水写到:
“先说这‘全’字,上‘人’下‘王’;再看这‘忠’,上‘中’下‘心’。
哎呀!”
他猛然大叫一声,众人都吓一跳,朱温也看着葛从周。
葛从周笑了:“没想到拆开后竟是如此四字——人、王、中、心!
恭喜三郎,真是天大的吉兆啊!”
氏叔琮忙上前看看葛从周写的字,诧异道:
“还真是‘人王中心’四个字!
哈哈,看来天下节帅,都该拜使相做个中心才对!”
丁会笑着说:“果然甚是凑巧。”
朱温也来了兴趣,忙手蘸茶水,写了“全忠”
二字,端详一回说道:
“果然不差,正是‘人王中心’四字。”
张归厚连忙凑趣:
“天下四十八路节帅,都可说是‘人王’,唯独使相才是他们的中心。
这么说来,使相真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葛从周又说:“更难得的,是这四个字,乃是官家所赐!
三郎,这才是天意啊。”
朱温想了一阵,终于笑了起来:
“甚好!
此番却要遵官家之意,称某名讳为全忠!”
众将一起叉手唱喏:“遵命!”
张全义却说了句有些煞风景的话:
“使相,张某进城之时,听说大郎还在缉拿一个小儿?”
朱全忠看看满脸忠厚的张全义,无奈回答:
“这可不是一般小儿,他是独眼贼的三郎。”
张全义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无论如何,与一小儿为难,恐怕有损使相颜面。
如今又有圣人赐名,使相何不趁着喜事临门,赦免了这小儿?”
朱全忠心里好笑:张全义这人,在洛阳当防御使的时候,重视农业生产,亲自深入田间地头,现田地里有杂草的,就要罚人家一月劳役;若无杂草,便会赏五百文。
他又四下招募流民,让他们领取土地耕种,自家可以留下三成收获物。
不过两年,洛阳一带居然野无闲田,人丁兴旺,府库充实,俨然成了乱世中的一方桃源。
朱全忠闻知此事,便格外关注张全义,正好此时河东将领李罕之自河阳入侵洛阳,张全义向朱全忠告急求救,朱全忠就派丁会统兵两万,击走李罕之。
此役之后,张全义感到乱世之中,还是要找棵大树做靠背才好,干脆投奔朱全忠。
朱全忠闻讯大喜,竟然不顾沙陀军还在城外,亲自出城迎接张全义,这才有了两人促膝长谈一幕。
可是一番谈话,也让朱全忠了解到张全义此人,真是一个田舍翁。
野心雄心,都跟他毫不沾边。
这个特点,倒是让朱全忠更加欣赏张全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