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易忠海不再争辩,考虑到对方的确肩上有着沉重的家庭责任,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最终,易忠海成功争取到了每个月三十余斤的额外玉米面供应给贾家,这中间有十几斤算作自己的贡献,这样计算下来,每月多出了二十余斤的玉米面供应。
这笔增粮在那个时代是个不小的数目,易忠海当即决定将粮食统一放:“东旭,回家把这些粮食存好,别忘了把袋子还给别人,并向他们致谢。”
那时,连用于装粮食的麻袋都是宝贵的资源,贾东旭快回家保管好粮食后又返回向大家一一道谢。
随着这些事宜一一解决,院子里的会议总算告一段落,亚子也随之回家。
雯莉和雨雨好奇地问起了情况,亚子认真地回答:“其实贾家最初拒绝转户口是为了保留乡下那些田地。
秦淮茹早年嫁进贾家,也没法转户口。”
“等到生产队和公社成立时,就算想要迁户也是行不通的了。”
“如今所有这些困扰全因易忠海而起,最终却让整个院子的人蒙受其害,实在让人不服气。”
雯莉听完点头表示理解,而雨雨却不屑地翻了个白眼:“理他们干什么,先前他们不是还想要哥帮忙找粮食吗?”
“那可是违法的事情,已经有人为此进了监狱,几万人呢!”
“要是真出事儿,我们家怎么办?难不成易忠海不清楚这点?”
雯丽也点头同意:“的确,听说街道还组织他们学习过,他们应该清楚,但回来从没提起过。
而且,贾东旭的工资也不低,怎么就没有想到和邻居买点什么?”
何宇柱笑眯眯地说,见到妻子和妹妹都想开了,他非常高兴:“好了,不管他们了,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雨雨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不论是哪个时代的纺织技术都很重要,虽然我们的技术不是最先进的,但你毕业后也要不断学习。”
“我知道了,哥。
可是上了大学我就得住校,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
何雨雨叹息道,“那我就吃不到你做的饭了。”
“没别的办法,不过上大学有生活补贴,再加上我给你的零用钱,你就是一个‘小富婆’了。”
何宇柱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
这时的何雨雨已经长得过一米七,个子高高的,几乎和何宇柱不相上下。
好在她的快生长期已经过去,不会继续长高了,不然以后找个对象可能就有问题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到了夏天,何雨雨顺利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最好的学校,但如今的大学生非常吃香。
与此同时,雯丽的肚子也开始大起来,预计明年1月生孩子,具体时间还不确定。
雯丽的身体也开始逐渐变胖。
何宇柱没有过分增加她的营养摄入,因为雯丽本身营养并不缺乏,饮食依然保持日常量,吃的东西和以前差不多。
何雨雨去上大学那天,何宇柱亲自送她去学校。
虽然学校在市区,需要住校,但她家离学校不远,周末晚上可以骑自行车回家吃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学校里,骑自行车也非常便利,虽然校园不大,但很实用。
被褥、热水壶、洗脸盆、洗脚盆等生活用品都是新的。
虽然是女生宿舍,但在开学期间对外来人员也开放,不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何宇柱只是把东西送到房间就离开了,心想这么大一个女孩儿,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她自己办不了的。
他在楼下找到了宿舍门卫,要到了这里的电话,因为何雨雨有雯丽单位和轧钢厂的电话,方便相互联系。
寒假时雯丽快生产了,正好多个人照顾小孩子。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