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52章 澶渊之盟(第1页)

【话说赵光义之后的宋真宗赵恒,他的名字往往会与两件大事紧密相连,其一是澶渊之盟,其二则是泰山封禅。

每当人们提及澶渊之盟时,脑海中先浮现出的便是那份被视为奇耻大辱的盟约。

遥想当年,大唐李世民也曾签下过一份盟约——渭水之盟。

然而,这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却将此视作一生之耻,他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历经整整三年的艰苦磨炼,最终成功地将东突厥的劼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生擒至长安,并令其当众献舞,以此一雪前耻。

正是由于有如此先例在前,众人对于澶渊之盟的看法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呢,看待事物需要从多个角度出。

站在当时大宋百姓的立场上来看,这澶渊之盟至少为他们带来了约莫长达百年之久的和平岁月。

只可惜,后来长期的安逸生活逐渐侵蚀掉了大宋原本的雄心壮志,使得后世之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愈负面起来。

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解答澶渊之盟的历史含义。

澶渊之盟乃是北宋与辽国之间历经长达二十五个春秋的激烈鏖战后所缔结的一项重要盟约。

时间回溯到公元1oo4年,辽国那位颇具雄才大略的萧太后,协同辽圣宗亲自统率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疾风骤雨般向南挺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地深入了宋国境内。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部分大臣惊惶失措,极力主张躲避敌军锋芒而向南逃窜以保自身安全。

就连当时贵为一国之君的宋真宗本人,内心亦是惶恐不安,萌生了南逃之意。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之际,幸有宰相寇准挺身而出,义正辞严地力谏真宗皇帝亲赴澶州督战御敌。

宋军将士们在寇准等主战派将领的指挥下,表现得英勇无畏。

他们不仅顽强坚守住了位于辽军后方的诸多城镇,而且还在澶州城下一箭射中了辽军大将萧挞览,使其当场毙命。

如此一来,辽军顿感形势不妙,唯恐陷入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险境之中,于是主动向宋朝提出求和之议。

其实,宋真宗向来生性怯懦,对辽军心存畏惧,一直以来都倾向于通过议和来解决争端。

在此之前,他就曾暗中授意已投降辽国的旧将王继忠与敌方互通消息、暗通款曲。

而后,更是派遣曹利用作为使者前往辽军营帐展开谈判。

最终,双方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在当年的十二月(即公元1oo5年1月)成功达成和议,并正式订立了和约。

根据这份和约的规定,宋朝每年需要向辽国进献白银十万两以及丝绢二十万匹。

由于澶州在当时的宋朝行政区划中被称为澶渊郡,因此这段历史事件便被后世史家形象地称作“澶渊之盟”

自那以后,宋、辽两国之间长达一百多年都未曾再有过大规模的激烈战事。

两国相互尊重,礼仪周全,使者频繁往来,交流密切。

据统计,双方互相派遣使节的次数竟然多达三百八十次!

这种友好交往的景象,使得两国关系愈紧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