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48章 飞出去了(第2页)

等了没几分钟,一辆公交就施施然入站了。

若若挑了直达市中心的车爬了上去,市中心最着名的建筑就是钟鼓楼,这几乎是这个城市的标志,是若若对这个城市的最深刻的记忆。

公交车走走停停,来来往往的行人上上下下,该来的来了,该走的走了,而车子不为任何人多走一站或偏停一下,有如世事轮回,日月更替。

若若坐在车后,只冷眼注视着匆匆过客,她的腿已经不那么酸痛了,而钟鼓楼就在眼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若随着人潮涌出车门,站定在花坛边。

放眼望去,钟鼓楼就像个安全岛,被四通八达的马路围在了中间,它仿佛披着战甲的大将,在那里指挥若定,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日日夜夜,朝晴夕阴,风雨变换。

若若的眼眶涩涩的,是这里吗?她不是很确定,她记得钟鼓楼东北角的公交站台那里有一辆直达x省师范大学的公车,站台对面小店里的烤鱿鱼简直香飘十里,她每每逛到这里,都会来几串,百吃不厌。

可现在是个服装店,打折的条幅横七竖八地贴满了门面。

若若一咬牙,跳上直达师大的公车,市中心车就是挤,不要奢求座位,能双脚着地站稳身子就已经很难得了。

若若以前很少坐公交,她有轻微的晕车,轿车还好点,公交简直不得了,常常咬紧嘴唇憋一口气,等不及车停稳就跳下去狂吐,这种情况在大四的时候稍有改善,虽然不怎么吐了,但头晕耳鸣像公交卡伴随她每次公车之旅。

今天转了两趟车,若若居然毫无不适之感,莫非晕车也是体质的原因?

半个小时的车程,师大站就在前方,若若跟着人群往车门挤去,这一路过去就三个学校,车上几乎都是学生,若若挤在一群大学生中间,仿佛回到了上大学的时候,鲜花一般的年纪,刚走进大学的校门,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用了,那个时候,她还真是个孩子,表里如一。

现在呢,她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好奇与惊喜,淡然得槛外人一般。

若若毕业那年,师大的正门翻修完毕,气派而不失庄雅,处处昭显文化重地的内涵与厚重。

和正门同一时筹建的还有学校艺术楼和图书管,听说光那个图书馆就斥资一个亿,若若她们多次在新建筑前拍照留念,却最终没有走进去享受过一次,那些照片后来也被她千百次地欣赏回味,当时真是欢喜之极,也惋惜之极。

那些情绪原本早已随着庞若兰烟消云散了,若若面对现实,真正难以置信。

她回到这里了?

那些过去的记忆排山倒海般向她涌来,是这里,就是这里,就是这个门,门后的石山上镌刻的是启功先生的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是他们每个师大人入学必修的第一课。

这么多年来,这八个字是她的事业箴言,也是人生规范,如何走都走不出它无形的界限。

她身为师大人,自走入这个校门便注定会一辈子被它拴在责任的门框上,即使就业后处处受挫人生多般的不如意,可她没有后悔过,同为师大人的老公也没有,他们像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者一样甘于平淡,甘于清贫,默默无闻,扎根讲台。

人生的多变一度让若若陷入抉择的漩涡,左右为难,她就像个人格分裂症患者,白天努力做霍言蹊,梦里又被庞若兰纠缠,苦不堪言。

可是现在,面对这座不甚雄伟的大门,她心跳如擂鼓,心里的酸楚和委屈就像见到了亲人般蜂拥而出。

她像个被拐卖的女儿,一朝回到母亲的怀抱,有一刹那的难以置信,有一瞬间的欣喜若狂,更多的却是难过,她想哭,想嚎啕大哭,眼泪如小溪般流过脸颊,滴落到脚下的土地,那点点泪斑,是她对母校最深的眷念。

若若望着校门出神,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有些人也好奇地瞅几眼,也有人问她为什么哭,可若若置若罔闻,她甚至没有听见,周围的一切已经不在她关注的范围,这里只剩了她跟这座大门,在时间的潮流中彼此守望,直到天荒地老,也许沧海变桑田了,她们还是这样守望,最终化成石头。

胳膊被使劲拽了一把,若若回过神来才现一辆轿车停在眼前四五米处,司机一个劲地鸣着号,像个焦急的人在歇斯底里,一个男孩子边拉她边喊她的名字:“言蹊!

言蹊!

你怎么了连车都不晓得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