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再说一次你们的亩产量是多少来着?
1oo公斤。
又提到了3oo公斤!
!
这老天爷都做不到吧?
如果我们也有后世的这项技术,天呐,我都不敢想了
朱元璋喘着粗气:要是咱有这技术,这天下哪还会饿死人啊!
3oo公斤的亩产已经够震惊了,想不到接下来的更是直接把人震傻了。
【袁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还在不断地突破,第三代级杂交水稻更是可以达到亩产1ooo公斤!
】
始皇帝已经麻了:1ooo公斤,那可以养活多少人啊!
人口一上来,朕想干点什么不行?
这样的人物别说立庙了,供奉生祠都行!
忽必烈酒杯一扔,拉着旁边的真金追问
“刚刚说多少?”
歪斜着身子,声音嘶哑“禀父汗,是1ooo公斤。”
忽必烈:有着产量,我蒙古人还有放马牧羊的必要吗?
还真有,只吃饭也不成,还是得吃牛羊肉的,不然浑身没劲!
李世民激动的眼泪直流:
要是朕有这技术,大唐子民还怕吃不饱饭吗?
朕还需看五望七姓的脸色吗?
天幕下的人们想生活在后世的渴望达到了巅峰!
如此高的产量,一家就算只有1、2亩地也不怕饿肚子了。
【关于农业的进步离不开一代代人农人从实践中总结、归纳,探索钻研。
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
“桑多谢班浔淑女的解惑。”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桑对于班浔那是万分感激,躬身行礼道谢。
班浔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接着开始了抽选第二位连线之人。
大明,刘三丫。
“哐当”
一声,大殿之上朱元璋因过于惊喜摔碎了一个杯子。
“好啊,总算是抽到咱的大明了!
不过,这个刘三丫是谁,咱的大明人才济济怎么偏偏抽个没见识的女人,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大明的机遇吗!”
一旁的马皇后闻言,脸色稍微不对,但还好是没有出声反驳。
“来人,赶紧派人去把这个刘三丫给朕带到这里来。”
朱元璋动锦衣卫立刻出去找人,要不是不知道人在哪,他都想直接跟过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