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有空间,扔些小虾仔进去,多养些时日,别说三斤,龙虾王要多少有多少。
为了做长远生意,余年又问:“掌柜的,要是我以后还有大龙虾,您还照这个数收?”
掌柜的当时就乐了:“三斤的龙虾,你捉着一只是运气,捉两只是跟龙王爷有亲戚!”
“您就说,要是还有龙虾,收不收?”
余年就要他一句话。
“收!
收!”
真有好东西,干嘛不收。
说定了价钱,掌柜的干脆把余年捎来的一桶蛏子也要了,按市价十八文一斤,他亲自跟余年一块把虾送到酒楼去。
原来云记海货铺和是一家子,东家都姓云。
云家原在京城里面行商,看着海味有赚头,因此特意跑到河津县小地方来收购海产,运到京城去卖。
在河津县站稳了脚跟,云家不单开了云记海货铺,又新开了家大酒楼。
余年心里便开始琢磨,要是云家给钱爽快,以后可以考虑跟他做个长久买卖。
“您在这稍等,现下酒楼里面忙着开业,乱得很,我进去跟东家说一声就拿钱出来。”
掌柜的把龙虾送进去,他得给东家好好表表功,余年在旁边多不方便……
等掌柜的再出来,满脸喜色,少东家看他办事好,可给他涨了不少月钱呢。
“余姑娘,说好龙虾八百文,蛏子五斤共九十文,这是一两银,多出来的是定金。”
掌柜的拿出钱来,又接着说,“给你村里人也说声,但凡有好货,直接送到。”
这倒是意外之喜,余年掂着手里几块银角子,笑问:“您不怕我贪墨?”
掌柜的摇头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反正钱是从少东家的兜里出来的,他干嘛不装个大方。
这趟买卖倒是做得值,不但卖出了高价,还打通了一条往高档海鲜酒楼的通路。
余年满意地揣起银子,家里什么都缺,钱来得正是时候。
她再逛到西边集市上着实买了些糙米粟米麦豆粮食。
这几样是家里最缺的,米缸里头统共只有浅浅一层陈粟米,从牛婶那匀来剩下的粟米,也就刚够傻子和儿子中午一顿粥的。
扯了两块便宜结实的三梭棉布做衣裳,走得累了,低头一瞧,鞋头都快磨破了,再买上三双鞋。
这就花了二百来文。
卖鞋的大娘一个劲地怂恿她买绣花鞋,手里拿着双浅粉色绣燕子穿柳花样缎面绣鞋给她看。
“姑娘,你瞧瞧,这花绣得多好,这颜色你穿多漂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