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州刺史由顾文静变为沈聿,沈聿是沈皇后的弟弟,也就是朱宣伊的舅舅。
至此,惠帝三十年到开明元年的官场大逃杀算是结束了,开明初期的执政班底已经奠定。
】
众人长舒一口气,其实原定历史的官场大逃杀与他们这个天幕世界颇有相似之处,比如都生了刺杀案。
仰赖天幕与槐叶小馆刺杀案,许多官员,在《官场大逃杀》这期视频播出前,就被捕下狱了。
重要的部门还是各自暗暗总结了一下大逃杀中本部门人员变化。
吏部没有人陷加班血案、光禄寺卿案、刺杀案,官员变化属于正常调动。
户部主官请辞,二把手是刺杀皇帝的主谋。
礼部……一直没什么存在感,青橘给了点面子,提了一句礼部尚书。
兵部是正常调动。
刑部尚书和左侍郎受加班血案牵扯,把自己的犯罪过往带出来。
工部尚书陷入刺杀案,左侍郎因为不知名原因被贬。
大理寺,唉,别说了,加班血案的主角。
御史台,安安稳稳渡过风波,其中受益者,御史中丞和侍御史都升迁了。
光禄寺,顶风作案小插曲。
青橘只讲述了三个案子和大员变化,没有被点名的中小官吏们却因此惶恐——上层官员的被捕被贬,将会牵连多少虾兵蟹将?
在未来不知原因被贬的蔡素,会不会成为本世界新一轮官场变动的?
官吏们为此不安,大胤百姓却觉得不过瘾:“说什么大逃杀,我看也就这样嘛。”
看热闹的人总是希望热闹更大一些。
【有人说,大理寺加班血案是朱宣伊借题挥;真陵刺杀案是朱宣伊以身作局——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朱宣伊的朱雀卫早已掌握屈牧等人的刺杀计划,隐而不是为了让事情酵,以无可辩驳的理由、更无可阻拦的力度清洗朝堂。
毕竟,准备刺杀皇帝和皇帝遭到刺杀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朱宣伊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得知。
】
薛泽若的目光微妙起来。
此前,他负责调查槐叶小馆刺杀案,其中许多线索与证据都是由以从旁协助名义参与调查的朱雀卫提供。
在他人无知无觉中,朱雀卫的力量正在展壮大、逐步渗透至各方。
这究竟是好是坏?
【经过惠帝三十年到开明元年的官场变动,朱宣伊确实达到排除反对力量、扩大己方力量的效果,进一步掌控大胤的朝廷。
当我们对比此次被提拔官员的履历后,亦从中探知朱宣伊的部分吏治理念——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于卒伍。
王朝的强盛与衰落往往相应伴随吏治的清明与腐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