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推荐甄应嘉,若说他与甄家没有任何交易,谁会信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甄家哪怕倒了,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什么都不剩,就算金银不剩,他们脑子里记得的那些东西还是在的。
因此赵载桓若是真的要说出个人选来,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他偏偏没说,而是说了另一样。
皇帝最开始以为赵载桓这是避嫌。
他毕竟是太子,是储君,若是过度插手军务,拉拢什么人,很容易就被皇帝忌惮,可回头一想,皇帝又觉得不对劲,避嫌也不是这么避的呀。
再略一思索,他就明白赵载桓的打算了,心中自然多了几分满意。
真正聪明的太子是不需要去臣子那里站阵营的,他只需要时刻与皇帝站在一起就足够了。
皇帝心中啧了一声,又了眼低眸垂手站在赵载桓身后,起来分外温和无害的陈景一眼。
赵载桓昨晚的态度可不是这样,今早就变了样子,要说这里头没陈景是事儿,傻子都不信。
偏偏陈景整日里见了谁都是一副温和的笑脸,无害的跟只小兔子似的。
这孩子到底是像了谁啊
朕的陈卿当年不是这样的呀。
好在这会儿是朝堂上,也不容皇帝走神,他很快把这事丢到脑后去了。
皇帝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如今情况紧急的时候,两天之内,兵马,人选之类的问题就都定下了。
除了就近调集的军队,皇帝还抽了万余京城附近的兵马前去,带兵的就是南安王府的世子。
说起来,这部分兵马原本也是与几位王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后来皇帝把几个王爷变成了空好的花架子,这些兵马他自然更是要收到自己手里去,只是这里头少不了这家的亲信那家的子弟,一时半会儿想要完全拿过来也不容易,何况只皇帝又重新启用南安郡王就知道,他本身也面对一些压力,既然主要的对手解决了,在军中就不好做的太过,若是一下子将那些人手全部裁撤替换,不说其他了,万一军中闹出乱子来就不好了。
京师附近的军队出了乱兵,那可真是个笑话。
如今倒是好了,干脆的把这些人都派出去。
打的不好,人都没了,番号自然也就没了,没了番号,这就代表不存在嘛,若是打得好,那也少不得要有损失,恢复重建的时候刚好可以把自己的人手插进去。
再说了,到底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就算战斗力再差,也低不过五,还算是能打仗的部队。
结果叫陈景没想到的是,在临走之前,居然还搞了个阅兵,又挑了几百人出来,做了个小型的对抗军演。
没什么复杂的安排,也就是互相对冲,但这种简单的对冲战斗在视觉效果上却是最热血,最振奋人心的。
陈景估摸着这是给那些主和派的。
虽然这次皇帝果断决定了要打,但也有不少求和派,当然,这些人不是赵载桓和陈景那样的战而后和,而是觉得既然有可能打不过,那就不要多造无谓的损失,干脆派人去求和就好啦。
也不过是赔款和亲之类的事情罢了,但这却能保大晋天下不受战乱之苦,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国力不因战败而受损等等之类的事情。
这一派虽然被皇帝的强硬压下去了,但势力依旧不算小,典型比如北静王等就联合了不少人认同此观点。
这做法简单直白到陈景都觉得毫无技术含量。
不过是皇帝求和了,那么相比之下也就不好重处南安郡王,当然,这对皇帝的威信都有打击,日后皇帝自然无法对他们太过强硬,他们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皇帝又不傻,干脆来个简单的阅兵,展现一下军队实力好了。
其他的事情陈景不好说,至少从阅兵的场面来,那是相当振奋人心的。
尤其两军对冲,一片厮杀之声,旁边的赵载桓的热血上涌,脸色都有点发红。
果然这种年纪的男孩子对这些事情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吧
才刚这么想着,陈景就听到了小声嘀咕的声音,这声音很小,尤其是在下头吼声震天的时候,若非就在陈景的身边,陈景根本听不见。
顺着过去,就见一旁的王献一脸严肃的着下头,仿佛是非常认真的在交战,可实际上却是两眼无神,好似完全放空的状态。
陈景往他身边挪了几步,终于听清了王献的嘀咕。
他在背数学定理和公式
陈景“”
有那么一瞬间,陈景的内心对王献充满了敬仰之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