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59章(第2页)

,似乎又不仅一两个人。

1843年来华担任英驻广州领事馆翻译的密迪乐在《中国人和他们的叛乱》中说:“大约在1833年洪秀全二十岁的时候,曾在广州见一位外国教士在街头演讲,还有一中国翻译”

,“中国翻译”

,指的自然是梁发,但那个“外国教士”

呢?

韩山文在《洪秀全之异梦及广西乱事之始原》一书中写:“遇见一人身穿明朝服装,长袍白袖,结发于顶。

此人不能操中国语,另有一本土人为舌人······翌日,秀全在龙藏街又遇见二人。”

可知一个“舌人”

,与上述的“中国翻译”

契合;另一个“长袍白袖”

、“不能操中国语”

,与洪仁玕所说的“着大袖衣”

、“长发道袍者”

,理当是同一个,也便是密迪乐所说的“外国教士”

综上,当日给洪秀全发书的,至少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彭泽益先生费尽心力考证的《劝世良言》作者梁发,另一个,目前可暂定为一个穿明朝大袖宽袍、结发于顶、不善中国话的外国教士。

这个外国教士是谁?

兴许有听者要发问,纠缠这个人是谁作甚?彭先生文章已说了梁发是直接布书者,洪秀全一切因果都来源于他,何必再追索?

其一,如上所述,梁发是那个“舌人”

、“中国翻译”

,但是洪仁玕本人印象更为深刻的,以至连续两次着笔记载的,却都是那个大袖宽袍的外国教士。

其二,直接布书者并不一定是“策划”

布书者,也就是说,给洪秀全书的人,是梁发,但是命令梁发将书发给洪秀全的,却可以另有其人。

其三,如果洪秀全得到《劝世良言》并非偶然——也就是说,那个“策划”

布书者,是故意将书交到他手中的呢。

详思立骇。

这只是前菜。

第二个“关键节点”

,洪秀全读了《劝世良言》,读不懂,将它暗藏起来,可是后面却做了“丁酉异梦”

;关于这梦,心态史家有很多解释:器质性精神病,狂躁型躁郁症,身份认同混乱引发行为失常——但有一点,既然洪秀全读不懂这本基督教布道书,何以他发癫的梦中,就出现了那么多异教形象?

到第三——受洗失败。

据记载,洪秀全在请求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替他施洗时,遭到两个黄姓助手传教士陷害,自称有酬劳需求,引得罗孝全不满,无限期延迟他的入教时间,也因此成为洪秀全重返广西的人生转折点。

两个黄姓助手,在这事件中似乎是引擎,他们是谁?

除此之外,还有一起重要事件的“关键节点”

,也值得注意。

洪秀全族弟洪仁玕,在谷岭起义后被山民关押,后侥幸逃脱,久经挫折来到香港结识了韩山文,从此埋下往后数年在香港流亡交游的种子,也是《资政新篇》诞生的前因。

但他能到香港遇上韩山文,却是托了同族亲戚洪升的引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