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半个打工人,廉价劳动力罢了。”
张长程笑着道,透着些淡淡的辛酸。
“没事儿,这不有你哥我罩你吗?”
男人作势拍拍胸脯,“现在叫声哥,保你一生富贵荣华。”
“滚。”
张长程翻了个白眼,不予理会。
转而侧过头和陈寐说起之前的话题,“我这次回学校,跟我导师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情况。”
张长程所言的就是以教育为媒介,开设相应的实践研学课程,与民俗表演者一同发扬打铁花的文化艺术。
陈寐点头,“那就麻烦你了,如果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我这边可以帮忙的。
“
张长程说,“这个不急,要事先和沈村那边的打铁花师傅沟通好,只要互相的目标一致,后续进展也会顺利很多。”
陈寐赞同,“是的,只要是想法一致,后续的话也能借助网络新媒体的方式宣传。”
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交媒体、短视频和数字化保护等新技术与打铁花相结合,若能融合共生那必会焕发新生。
但这需要借助的不单单是两方力量,政府、社会等的关注和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关键突破是让打铁花的演艺者接受新的技术。
他们长期受旧的思想束缚,许多思维都被固化,久而久之就不愿改变,以致产生失望和无奈的心理。
这无疑加重了打铁花宣传的难度。
“没错。”
张长程也有此想法,“和老一辈的人沟通明白并说服他们,才是现在的问题关键。”
陈寐一想到那些叔叔们的态度,深深地叹了口气,“那还挺难的。”
“一点点来吧。”
张长程安慰道,“至少沈老先生愿意收徒了。”
“你们聊什么呢?”
发小突兀地插了进来,一脸的不可置信,“是沈村那一帮打铁花的叔儿?他们收徒了?真的假的?”
“收的谁啊?”
发小好奇发问,“他们不是只传内不传外的吗。”
“传内不传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