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连高中都读不了,成绩再好,也和大学无缘。
这么一想,大伯娘的心情舒畅了。
扭着肥臀进厨房拿碟子装了一盘客户送的进口樱桃,心想着老三一家别说吃了,怕是连见都没见过吧。
自己索性大方一回,拿点过去让他们尝尝鲜。
可又舍不得装太满。
拿掉了几颗,觉得够撑门面了,才抬着下巴往隔壁二老住的院子走。
禾薇一家哪没吃过这个进口樱桃啊,上回贺迟风提去那一盒,别说数量比这一盘多得多,个头比这盘子里的任何一颗都大,是以对大伯娘端来的这盘樱桃,真没给多少另眼相看。
倒是跟着禾薇一家进来唠嗑的邻居,麻溜儿地挑了几颗大的塞到小孙子手里,看得大伯娘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可大过年的,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压着火气,佯装和蔼地对禾薇兄妹俩说:“你们俩吃呀,这是国外的樱桃,价钱不便宜,我们家也是你大伯一客户送的,要是得自己掏钱买,我宁愿不吃也不舍得花这个钱……”
“怎么?这东西很贵?”
听条件最好的大妯娌都嫌贵,禾母不禁好奇地问:“得多少钱一斤啊?”
心里估算着上回那一盒的分量,五斤总有的吧?
“没这个大的,镇上水果摊都要卖六、七十块一斤。
这种个头,我估计得要个八、九十吧,还有一种更大更甜的,据说要一百多一斤……”
“这么贵!”
禾母惊呆了,和禾父对了个颤微微的眼神。
她的娘哎,那天晚上,儿子先洗了一海碗,直说好吃,索性把余下的都洗了,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要真是一百多一斤,那他们一家四口那个晚上吃掉了五百多……
禾母心里那个疼哟,连带着看向桌上那盘樱桃,满心满眼的不舍。
看到禾母这副表情,大伯娘圆满了,客气地招呼众人:“你们吃呀!
就当尝个鲜嘛!
放久了也不新鲜……”
招呼到一半,看到穿着崭新的羽绒服从房里出来的二老,大伯娘后半句话卡在了喉咙里。
“哟,阿爹阿姆穿上新衣裳啦?这是明华送的?”
明华是二伯娘的闺名。
老太太咧着掉了牙的嘴,从衣服上身到这会儿,还没合拢过笑:“这是婉芬买的,说是她和建顺开了个木器店,生意还不错,就给我和你阿爹各买了一身羽绒服……”
毕竟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再偏心,也不至于偏到儿子一家过得好了她反而不高兴。
可老太太高兴了,禾母舒心了,大伯娘心里酸不溜丢不爽了,阴阳怪气地冲着禾母挤兑了一句:“哟,老三俩口子也下海了?我就说呢,阿姆做大寿的时候,冬子还休学来着,这趟回来就听说复学了,咋样?做木器能挣不少吧?”
“不能和大嫂、二嫂家的生意比,但确实比我和建顺到外面打零工强多了。
外面现在做什么都要求有文化,我俩大字不识几个,寻不了什么好活,俩孩子读书又要花不少钱,索性咬牙租了个小门面接点木工活,好在建顺他手艺不错,街坊邻居又照顾我们,年前这段时间,生意着实不错。”
禾母越是这么说,禾大伯娘心里越不是滋味。
往年老三一家回来,哪次不是强颜欢笑、暗淡无光的?今年倒是被他们出尽了风头,虽说只是两件羽绒服,可架不住二老喜欢啊,瞧瞧二老此刻对老三一家的态度,用和颜悦色形容那还是轻的。
真是两头喂不熟的白眼狼。
两件几百块的羽绒服就能让他们高兴成这样,自己一家平时动不动就往这儿送吃的喝的,加起来别说两件了,三件、四件都能买了,怎么就没得过这样的待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