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因问姐妹俩念何书。
黛玉笑道:“倒是多时不曾看得书了。
家中事多,我又没有经验的,只是忙着。”
贾母叹息道:“只可怜了你们姐妹俩,年纪小小,又没有母亲在旁教导着。”
说着又红了眼圈。
众人见状,忙上前用话岔开了。
正说着,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
瑾言细细打量,这贾宝玉倒是生得十分俊秀可爱,怪不得原著中即便嫉恨如赵姨娘者,也不得不赞他一声“生的得人意。”
看过也就罢了,瑾言心中只担心黛玉的反应,回头去看,黛玉倒是面色如常,没什么见到熟人的惊讶。
瑾言放心了。
只见这宝玉给贾母请安后,便令他去给王夫人请安。
宝玉即转身去了。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家常衣服,不过仍是大红的,倒是衬的他愈发粉嫩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
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两个姐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两人形容,俱是一般的好相貌。
黛玉大一些,倒是已有些长开了,倾城之色已露端倪;瑾言更小一些,却也生的粉妆玉琢,眉眼精致,想来长大后其貌必是不输其姐的。
宝玉便走近两人身边坐下,也不曾提起曾见过黛玉的话,只细细问些读书之事。
不说一会,宝玉又道:“两位妹妹可有了表字?”
黛玉道:“无字。”
瑾言想起原著中那个“颦颦”
的表字,一阵不悦,忙接了黛玉的话头道:“不过父亲已说,待我俩及笄时便亲赐表字。”
宝玉一听,只得咽下话头,另起一问道:“可也有玉?”
众人都笑了。
姐妹俩俱是诧异,只听众姐妹解释——原来当初宝钗初来时宝玉也提起了这个话头,当时众人都不解其语,宝钗稳重大方,只说没有,结果这宝玉却发了狂性,砸玉的砸玉,劝的劝,倒是闹成了一团。
如今黛玉姐妹俩来了,宝玉倒是又提了旧话,贾母笑道:“也是宝玉钻了牛角尖了,大家闺秀哪里没有个金啊玉的。”
又转头对宝玉道:“快休提了,叫妹妹们看笑话了!”
宝玉也跟着笑了。
瑾言轻笑,说道:“刚刚说起那位宝姐姐有个和尚给的金锁呢,这倒是巧了。”
众人忙追问:“这是怎么说?”
黛玉笑着看了瑾言一眼,转头对众人道:“正是我三岁的时候呢,听得说家中也来了个癞头和尚,说得是要化我去出家,方能除了这病根,保一世平安。
我父母固是不从的,只是那和尚瞧见了瑾儿后,却变了话头,只说姐妹俩一处,自是一世无忧的。
又拿了块玉牌与我,只说常常带着。
倒也是奇怪,自那之后,我身子渐渐是好了不少。”
众人都啧啧称奇,宝玉更是高兴,一时说说笑笑,热闹无比。
瑾言见气氛正好,忙与黛玉使了眼色。
黛玉便趁了说话空档,拿出一万两银票献与贾母,只说是父亲与自己姐妹俩的一点心意。
气氛顿时一凝,贾母佯怒道:“这是怎么说?往常时时送了那么些贵重礼物来也就罢了,如今竟是送了银子来,你外祖母这别的不说,养你们俩总是够的,哪里又弄出这些花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