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笙赶紧作福行礼,眼眸平静如水,毫无半点情绪,冷漠的让宁子沐的心都揪了起来,她昂起头,理了理紫金青翟锦袍,金步摇垂在一侧,高傲华贵如初,只有藏在袍袖下紧紧蜷缩的手指,抠破了掌心,留着深深的指甲印。
待得离去,青笙才拉过端若华,开口劝道,“你真的要回宫?连云倾都知道,回宫是自绝后路,若是此计失策,后宫妃嫔都会被赐死”
,
青笙定定望着端若华,神情激动,她知道端若华的固执倔强,钻牛角尖,可她不会愚蠢到自断后路,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为什么不懂。
“我身为太后,辅政新皇,麟儿还很年幼,我不可舍他,我回宫,方可保他一命,留住皇脉,方能安抚百官,稳定朝局,否则,天下大乱”
,
端若华冷清地说道,回宫的利弊她早了然于心,她没得选,眉眼间只剩坚毅,青笙见她神色,知她心意已决,旁人不可动摇,只得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此事我决不再提,你在何处,我便随之,你生,我生,你亡,我绝不独活”
。
端若华闻言,沉默不语,心中喜悦又悲凉,只是一遍遍地抚着她的眉眼,她低低呢喃着,“青儿..青儿...”
,她不能再自私了,她不能再倚仗着感情留下青笙,她不能再让青笙随她陷入凶险中。
从前清冷的端若华,必然明白放她走,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为何心中如此不舍,如此难受,她几乎要不顾一切地随她而去,她恨自己抛不下肩负责任的端后身份,她终究不忍见得周朝战乱纷起,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中,这是她的命,是她身为端后的命。
看着她似是从前疏离的模样,似是隐忍而拒绝的模样,青笙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她拼命搂紧端若华,喃喃道,“你这番模样让我怕的慌,为何就捂不暖你的冰凉,不许推开我,我们是生死相依的”
,端若华只是怔怔地凝视着她,再不言语,眸子灼热而冰凉。
作者有话要说:
☆、天命
过了几日,果不其然,南郡王召告天下,新皇年幼,不具君临天下之势,拥兵自立为王,派兵一路北上,烽火连城,硝烟四起。
各地郡王手中皆有私军,见势蠢蠢欲动,慑于威名天下的黑虎军,存了隔岸关火之心,若是能鹬蚌相争,倒能从中获利,全国战火蔓延,朝局混乱。
宁子沐休养几日,剑伤开始结痂,太医说,因心绪起伏太大,内伤未见起色,切记不可动气,不可与人交手,要好生休养,否则将来落下病根。
“不能再等了,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各地郡王见势而起,社稷不稳”
,宁子沐急促说道,唇亡齿寒,周朝若亡,危及宁家。
她命人备车,准备启程苏州,在姑苏岭的侍卫,只活下来一半,书信来往下,会合到了扬州。
“你我分两路,你经苏州,劝退虎豹骑,让黑虎军蓄势而动,我回皇宫,与众臣合计,内外呼应,你从宫中带出的侍卫仅剩两百余人,我这边有八百侍卫,四百侍卫归于你”
,端若华缓缓说道,
“我不想领你的情,二百人足够”
,宁子沐倨傲地眉毛一挑,
“休要任性,苏州后,你就去漠北吧,那里有黑虎军驻守,将来,若是失利了,亦能保你周全”
,端若华清冷如水的容颜,丝毫不见波澜,淡淡说了句,宁子沐凤目眨了眨,若有所思。
“云倾,你随宁贵妃而去,若是遇着高手,那些侍卫也无用”
,端若华吩咐道,似是早已想好了一切。
“娘娘,云倾不去,回宫之行,性命堪忧,娘娘却不顾自己周全!”
,云倾云淡风轻的脸上,难得有些波澜,语气果断,甚至有些责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