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这顿板子暂且记下,日后若有不是,再两罪齐发。
也好让她记得太太的好,以后更忠心伺候。
太太看如何?”
王夫人笑道:“这话说的很是,还是你明白,我一时生气,险些误了事儿了。”
凤姐含笑道:“太太是一时气糊涂了。”
又对珍珠道:“还不谢过太太?”
珍珠松了口气,面上方回了些血色,忙磕了个头,道:“谢太太恩典。”
王夫人见她这样,便淡淡点头道:“这虽不打了,可也不能免了罚,不然日后岂不成了例了?”
便对凤姐道:“这些人你看着处置吧,我头疼的厉害,宝玉同我进来说话。”
便叫了宝玉进去里面说话。
这里凤姐思量了一回,暗思道:珍珠这个算过去了,但晴雯麝月那几个,也是宝玉得用的。
他的脾气最是贪新恋旧的,日后若是因这事儿生出事端来,倒是我的不是。
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于是便将怡红院上下众人俱革三个月银米,每人每日轮流在院子里跪一个时辰,为期一月,又撵了几个看门的小丫头并老婆子出去,做做样子。
众人见不用出去,早已是意外之喜了,哪里还敢求什么,且琏二奶奶的话是每日在院子里跪一个时辰,却没说跪得时间,又没定人监督,便知其中大有水分,心中也安了许多。
没两日宝钗好了,便亲去求了王夫人,免了众人的责罚,此事便雷声大雨点小地过去了。
府中众人都觉诧异,暗道宝钗这样大方宽厚,真真是难得的。
此是后话了。
次日便是端午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王夫人治了酒席,请众人过节。
贾母见薛家母女没来,便问起来。
王夫人十分尴尬,但想起凤姐的话,便按捺下了。
原来那日王夫人正烦恼如何将这事儿回贾母,那凤姐儿说道:“依我看,这事儿不如瞒了老太太。”
王夫人叹道:“这么大事儿,如何瞒得住?”
凤姐儿道:“这个虽说难些,可也得瞒着。
能瞒一时是一时。
老太太若知道了,不知该怎么生气呢!
一来是气宝兄弟年轻胡闹,老太太年纪大了,若是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好?再有,老太太即便知道了,也没好处。
孙子有了不是,得罪了亲戚,难不成叫老祖宗去向人家赔罪不成?姨太太如今还在咱们这里住着呢!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若说开来,咱们倒是没什么,老太太那里难免有疙瘩的,相处起来岂不是更有了不是?还有便是老爷那里,平日里见着宝玉都要生一场气呢,如今要是知道他莽撞得罪了亲戚,岂不更有一场气受。
到时宝兄弟也逃不过责罚去,若往重了说,就是一顿打。
太太若是瞒住了老太太,老爷即便知道了也会念着不惹老太太生气免了宝兄弟的责罚,太太想着可是?”
王夫人想了一回,深觉有理。
——只是日后她方才觉出这一瞒的后果来,后悔不迭,此是后话了。
故当贾母问起时便道:“宝丫头身上不大好,我妹妹不放心,便都没过来了。
她们托我问老太太好呢,等过两日宝丫头好了就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听了,似笑非笑,嘱咐两句就完了,便只拉了黛玉迎春等人说笑。
黛玉迎春等人自是知道,只是王夫人既这样说,她们便更不好说了。
只好陪着贾母凑趣,这端午节便在众人的各样心肠中过去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