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家不善,对她百般虐待。
她实在受不了婆家的折磨,终于寻机逃出家门,辗转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今海口)。
伊在崖州生活三十余年,向当地黎人学习纺织技艺,待她归乡时,更是将崖州黎人用的纺织工具千里迢迢带回乌泥泾,在日后逐步加以改进。
后来她又将自己所学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织法,广为传授给松江当地的妇人织娘们,使得松江府很快成为元时江南乃至全国的棉织之乡。
“那你可知如今有‘衣被天下’之美誉的松江,谁又是棉织一行的行首?”
曹氏轻声问女儿。
亦珍的眼睛慢慢睁圆。
母亲不会无故问她元时的黄道婆,莫非——
“不错。”
曹氏证实女儿的猜测。
“须知粗阔棉布可抵米三十石,而梭布极细者犹值银二两,正三品吏部侍郎的月俸,也不过是二两银子罢了。”
“好强……”
。
亦珍在心中说。
“这还只是寻常松江织女们所织的棉布,而丁娘子所织的布光洁细腻,亮滑如银,布质轻柔精软,向有‘细布光如银,掺如飞瀑悬’的美称,几乎尽数进贡至宫中……”
曹氏说到此处,顿了顿,声音低下来,“她的这一手绝技,向来是传子传女不传媳的,至今也只得她至亲的几个人会罢了。
因此布岁贡宫中,乃至民间丁娘子布一布难求,叫价至白金百两。
如今她肯收你做徒弟,教你飞花布的绝技……”
便是娘有一日去了,也可以放心了……曹氏在心中默默说。
“娘亲能否容女儿仔细思量?”
亦珍不想教母亲失望,只是她一时间也理不出头绪,做下决定来。
“好。
娘不逼你,总要你喜欢才行。”
又一拍亦珍的手,“走,娘与你一道到厨房去,看看汤炖得如何了。”
☆、第三十四章一片天空(3)
晚间,家中每人都喝到了亦珍熬的第一锅番茄冬瓜猪肋骨汤,汤鲜而浓,带着一点点的酸,白玉似的冬瓜漂浮其上,配上红色的番茄,颜色煞是好看。
连曹氏都忍不住夸奖,“甚佳。”
招娣头一次吃番茄,初时还觉得怪异,怎的汤上头还漂着红色的油珠子?可是喝了几口,便觉鲜美无比,顿时埋头将汤喝得啧啧有声,引得汤妈妈直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