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浅很是随性弯了眉眼,“我就等着我的压寨相公回江南管我。”
第36章
关于远在北方的萧子鸿,几人这般开了玩笑便过了。
在场对萧子鸿的身份都有好些揣测,不过无人将这些揣测放到台面上来讲。
毕竟如今教中最重要的,还是钱的问题。
教中的积蓄几乎花完之后,教中资金难免有些紧张。
对于教主这种开销行为,姚旭和乔曼私下商量了一下,此刻便一道向她提出了教中的收益最好换个方式算账的请求。
姚旭先行提出了这事“教主,我觉得如今教内总账不适合再用老教主那时的算钱方式。”
乔曼附议“是的。”
舒浅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入了座给自己倒了茶水,这才和几人说起来“确实。
这些日子教中获利颇多,但教中有钱不等于教徒们都有钱。”
教徒们日子逐渐过得好了,吃穿住比以往强多了,可人心总不会轻易得到满足。
以前教中没什么大营生,众人出门赚钱,基本上都是各赚各的。
若是一伙人一道去做什么,那就是这一伙人平摊酬劳,其中身为当家能多拿一些。
如今不一样,教内光买店直接花费了一千二百两。
这笔钱的来源基本都来自白糖,分账时零散的分给了出力的北青等人,大头在教内存着。
一点钱会让一个人心动,极大的一笔钱,能让一个人豁出生命去冒险。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千二百两足够他活一辈子。
当舒浅说要开店,还说了小二是有固定月钱的,不少教徒一听都极为积极想要来做这个营生。
这可不就说明了这些教徒们都是爱钱的。
教中的白糖一日比一日精细,但产出需要大量的甘蔗。
甘蔗来不及大规模种植,教中还要专门找人去南边收。
这些做事的一个个都有钱拿,那在家种田的呢?
种田的教徒没钱拿,那以后都没有人种田了。
舒浅相信人心的良善,却从不会拿这一点来赌。
她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话,将想法说了出来“我建议以后教中采取计分制。
一分算一笔钱。
按月分发给教徒。”
她起了一个头,继续说下去“教中按照教徒的身份,每个人都能有固定的月钱。
每一年按照全年得到的分数来判定教徒是否能够朝上晋升,等第二年晋升的人就能拿到高一档的月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