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轩辕轻笑:“难得你这么老实,唔,朕久居宫中,消息闭塞,那便先听听朝中风评吧。”
许是黑暗纵容了人的胆色,往常只会腹诽的顾秉冷笑出声:“好吧,看来陛下的暗卫细作都是吃白食的,那臣便只好班门弄斧了。”
沉吟了下,顾秉斟酌字句:“我们这些人,大致分为几类,黄大人和史阁老苏太傅都是三朝元老,甚至还是王丞相的同科,自然是德高望重,威望极高;赫连兄和周兄虽一个出身陇西将门,一出身江东华族,但其祖辈均是闵帝旧臣,群臣对于他们,敬畏也好,忌惮也罢,纵有微词也是不敢轻易议论的;秦大人,蔡大人,吴大人,包括臣都是寒门子弟,鲤跃龙门之后再蒙陛下知遇,虽不曾有只言片语飘进臣的耳朵,但臣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士族诸位大人对我等应还是有隔阂的吧。”
虽轩辕身子未动,但顾秉可以感到他正侧身凝视着自己,有些发窘。
“恩,再说说你的看法吧。”
顾秉抱怨:“陛下就那么喜欢让臣当小人。”
轩辕笑的有几分无赖:“得罪人的事情,当然留给臣子做,勉之,这是恩宠。”
顾秉叹息:“臣的看法与其他众臣怕是大同小异,黄大人是当世宰辅,对臣劝导提携良多;赫连则可能会成为名将,但性情火爆,偶尔冲动;伯鸣兄是可与陈平媲美的谋臣,不过私下里有些不检,难免遭人诟病;秦兄这样的能吏,百年也难得一个,然而过于耿直,招人嫉恨。”
顿了顿,“蔡同恩,吴庸几个平日里都难得接触机密,臣便不说了。”
轩辕没有说话,半晌道:“万一,朕只是说万一,他们有的人有异心,勉之你说是谁?”
顾秉默然:“臣不想猜,心里难受。”
轩辕长叹一声:“勉之,这次的事情,只能朕和你合计出一个办法来。
朕,朕心里也不好受,但朕,已经不敢相信他们了。”
顾秉眼眶发热,不知是为等闲故人心易变,还是为轩辕那一个“信”
字,喉间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哽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半晌,顾秉深吸了一口气:“陛下,时至今日,蓟北的局势到了如此地步,其实我们还有的选择不多了。”
轩辕轻轻重复道:“我们。
。
。
。
。
。
朕喜欢这两个字,勉之说的没错,咱们派去的莫奎不管是真死假死,起码已经证明燕王已经忍不住了”
顾秉皱眉:“此次的事情,最好的结果,便是能让燕王不战自退,当然,臣以为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其次便是能把战局控制在河北道一带,这样以朝廷之大,战事估计能尽快结束。”
顾秉顿了顿,“最差的一种结果,就是燕王有勾结的党羽,或在其他州县,或在朝廷,或在军中与之呼应,那么。
。
。
。
。
。”
顾秉说不下去了。
轩辕桀骜一笑:“全军覆没,朕免不了要去向列祖列宗请罪了。”
顾秉四肢发凉,浑身颤抖,光是想到那番场景,就让他恨不得死过去。
长久的死寂过后,轩辕突然拥住他,虽隔着衣物,顾秉也可以感到来自于另一个人身上的热度。
“勉之,朕有的时候在想,若是当年朕没有把你要来东宫,你是不是就不会像今日这般郁郁寡欢,会不会一切都会不同。”
顾秉想要辩解,轩辕却按住他的手,问:“你刚刚说遍了所有人,独独漏了你自己,十多年前在东宫的时候,朕就曾和你长谈过这个问题,还记得么?”
顾秉轻轻道:“怎么不记得,陛下说臣狼顾之相,就差说臣狼子野心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