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崔翎想,假若三嫂这胎还是男孩,她必不肯将刚出世的孩子过继到二房的。
否则她养着别人的孩子,却将自己生的送出去,这算个什么事。
四嫂就更不用说了,她们相处的时日最久,崔翎最懂苏子画的心思,假若四嫂肯割舍自己的孩儿,琪哥儿哪能留到现在?
可二嫂这回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讨一个孩儿回去的。
镇国将军和袁家三郎四郎此刻都在西北征战,与敌人短兵相接之间,总难免会想起五年前身陷敌阵惨死的袁二郎,假若去信问过他们的意思,自然无所不从。
而有本事最终拍板定论的老太君,这次也不可能再打马虎眼糊弄过去。
崔翎预料到,假若这事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妥善解决,那以后袁家后宅是不可能再像现在这般平静和气了。
她才刚刚爱上这种和谐美好的气氛呢,这摊浑水,要不……她就趟一下?
出于人性考虑,让三嫂和四嫂主动放弃自己的孩子,这太残忍,她做不出来。
盛朝人都十分注重血脉宗法,记在了二房名下的孩子,就算能天天看到,也不是自己的了。
将来若是分了家,隔了一个房头,想见难,兄弟之间也不甚亲近。
何况,百年之后,不能承香火。
哪里有隔房的侄儿给婶婶上香烧纸祭祀的?
所以要劝,也只能在二嫂这边想法子。
可二房没有子嗣,将来连个香火都受用不到,岂不是更可怜?
两难啊,两难!
崔翎一边泡着热水澡,袅袅的热气似一阵白烟升起。
她在朦胧的水气中遐思,一个还不甚清晰的念头徐徐冒出心头。
也罢,十月怀胎,等两位嫂嫂生下孩子,尚还有些时日,不急……不急!
泡了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的衣裳,清除掉身上汗渍的同时,好像将腰腿间的疲乏酸软也一并赶走了似的,崔翎觉得身轻如燕。
她看了看时辰不早,便带着木槿先去了一趟小厨房。
刘师傅正在准备午膳,看到崔翎来了,忙停下手中的伙计,上前道了声,“五奶奶好。”
崔翎笑着问道,“今儿午膳吃什么呢?”
刘师傅献宝似的端出一盆刚摆好样子的菜来,“绣球鲈鱼,刚整好,正要拿去蒸呢!”
他又指了指灶上,“老太君牙口不好,我又做了道香酥排骨肉丝,将排骨上的肉啊去骨剔成丝,裹了粉跑一下,再烹制成菜。”
崔翎光听菜名就有点忍不住,她双眼放光地望着锅,沉闷的心情一下子晃开。
刘师傅偷偷说道,“老唐有个朋友在南边跑海的,前些日子来盛京,给老唐带了点番邦的作料,小小红红干瘪瘪的,好像叫辣子,五奶奶瞧瞧,是不是您上回说起的那个什么辣椒?”
他顿了顿,苦着脸说,“我尝了一口,辣得舌头都恨不得吐掉。”
刘师傅一边说着,一边从橱柜里寻了个小匣子出来,打开。
崔翎惊喜地叫道,“是它,就是它!”
虽然眼前的红辣椒有点扁肥,长得不够秀气,但她仍旧一眼就认出了它。
她欢欢喜喜地将小匣子捧在手中,“这会快要到午膳时间了,刘师傅你就先做着,等我伺候完老太君用饭,就过来跟你说这辣椒怎么用才好。”
袁家的人都没有吃过辣椒,如果乍一下就放重辣那一定没法承受,所以呢,得从微辣开始入手,看看这口味是不是能被接受,再循序渐进,逐步加重。
她前世时很小就要做全家人的饭菜了,长年累月的锻炼,让她有了一手十分漂亮的厨艺,来到盛朝后成为一名伯府小姐,她还没有机会下过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