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和尚不用猜也能想到,不管是谁做三房的嗣子,三房的媳妇,一定是从汉太太娘家侄女里选,再无旁人。
王家毕竟是正经的士绅人家,汉太太娘家可是地道的商贾,那样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搁在寻常人家或者能成贤内助,可对于有心出仕的道痴来说,不仅没有助力,反而会成为拖累。
除了想着王青汉想要攀附十二房外,道痴还想到宗房对三房的“关注”
。
虽然王琪说是他“千方百计”
打听到的,可这种阴私之事,哪里是一个少年能轻易打探得到的?
他消息的来源,多半还是在宗房内。
三房断嗣,对于宗房来说,未尝不是块大肥肉。
三房不管是选嗣,还是做什么,都越不过宗房去。
如此说来,三房对十二房的“攀附”
,是不是也是为了防着宗房?
对于自己从十二房出继到外九房那日之事,道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分家产献三分”
。
对于外九房这样穷人家的家产,只有日子更窘迫的外十房会惦记,宗房与内房对于这点家产完全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可是三房的家产,传言中可是有百万之富。
是不是族长太爷出面,安排自己过继到外九房之事,将王青汉吓到了?
为了防止宗房插手三房选嗣之事,他才想要将族中权势仅次于宗房的十二房拉到三房那边?
如此说来,王杨氏与王容娘所受的“果”
,还是道痴出继的“因”
。
王三郎心中,则都是气愤之余有些无奈。
他虽刚说了不会让人白白欺负自己母亲,可一时也想不到该如何为母亲出头。
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早些回家,将此事告之姐姐,看看姐姐什么意思。
不过无奈是无奈,他心里反而踏实几分。
敌人在外,并不可怕;就怕家里亲长不合,那样才是真让人无力。
车厢里气氛沉闷,直到到了银楼,大家情绪才好些。
银楼里,多是一些女眷再挑选首饰,见进来的是三个少年,少不得指指点点的,可也并不回避。
王琪不知从哪里摸出把檀香扇,打开来美滋滋地摇着,还不忘这里那里来个飞眼。
王三郎见状闷声而笑,道痴则是忍不住捂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