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不仅有校领导,还有教育局的领导以及其他邀请而来的客人,给黎阳颁奖的是一个胖乎乎的老头。
他握着黎阳的手,道:“黎阳,你可能不认识我是谁,但我早就知道你,果然是少年英才,我应该跟你们校长邀功劳。”
黎阳一脸茫然,“谢谢爷爷夸奖,我以后也会继续努力的。”
旁边有人笑道:“这是咱们农机厂的老厂长,是他安排你转的学,还不谢谢姜厂长。”
黎阳这才恍然大悟,连声道谢。
老头摆摆手,“我只是受人所托送你小半程,真正出力气的是别人,你要感谢也该谢他。”
“我知道,是谭帅。”
黎阳认真的道:“也谢谢姜厂长和学校能给我这个机会。”
老头拍拍他的手,“继续加油吧,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第46章
黎阳早就品尝过足球的快乐,但碰倒那个塑料奖杯的时候依旧激动的无以自拔,即便他一个球没射进,但也为团队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三天的运动会眨眼就过去了,很短暂,但是挥洒汗水和不吝啬呐喊的时刻铭记在每个人的脑子里。
没有任何遗憾的,黎阳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日历翻到特意标记的一页,黎阳在兜里装上了钱,中午放学,跑到棉花厂,询问棉被的价格。
棉花厂是海城老牌的工厂,用的材料好像是来自西北,棉花品质好,每年只有一段时间以稍微低的价格卖仓库的存货,以保证不再有储棉压力。
黎阳时不时跑过来接电话,知道了这个事情,可是等了有好几个月了。
单买棉花是最合适的,两块一一斤,黎阳买了三十多斤,用车拉到东区,另外找人做成棉被。
这些棉花都是有主的,他和谭帅、大毛哥俩还有姐姐姐夫,以及家里的。
因为表姐也在海城,每次往家里写信,黎阳都会去他们摊子那里,一边帮着干活,一边问有啥事要给家里说的,一并写信回去。
一般这个时候,肖欣欣都会催促着他回去赶紧看书,黎阳嘴上应和着,还是会在这多赖一会儿。
海城的天气变暖后,肖欣欣卖的东西变成了凉鞋和裙子、衫裤之类的,黎阳来了以后,卖出去十几条裙子,布料、颜色、款式各种各样,一条八九块钱到二十几块钱不等,实在是很受年轻姑娘喜欢。
不管是衣服还是鞋,都是从南山那里拉过来的,一两天就要拉一趟货,生意很好。
听说谭帅不在海城,肖欣欣就不怎么赶黎阳了,让马冬利去买菜,要给弟弟做点好的,补一补。
马东利听媳妇的话,扭头就去买菜,黎阳没拉住。
一直忙到天彻底黑下来,路上没人了,阳跟姐姐姐夫一起收拾摊子,马冬利骑着三轮车先行一步,黎阳和肖欣欣在后面走着。
肖欣欣从来不把黎阳当外人,边走边算账,“今天卖了三十多双凉鞋,六十多条裙子,还有十几件衬衫,应该挣了有六十多块钱……一天比你姐夫从前一个月挣的多了。”
黎阳老家工厂不多,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去,马家有这个门路还留给其他儿子呢,咋也轮不到马东利,所以他只能去离家百里的矿山下井干活。
又危险又累,还容易得肺病,但是工资确是很高的,一个月三十八块钱。
肖欣欣比别人想的多,只觉得这三十多块钱是男人的血汗,这次来海城,她想着,俩人一起,一个月能挣五六十块钱,也比在家里强。
她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在火车上就打听海城工地每天多少钱,听说小工一天有四五块钱,心里就安定不少,她以前在老家绑钢筋,和泥的活都干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