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大伟相约去了村外人迹罕至的地方。
大伟说:“这些年我一直爱着你,心里一直思念你,但一切都晚了,等来生再结良缘吧。”
大伟的话像一剂兴奋剂,让杏花激动不已,甚至幸福地眩晕;同时还是一剂毒药,害得杏花今后多少年生活在落寞与无奈的苦涩中,把本来就有破纹的婚姻又敲了一锤。
杏花开始后悔复婚了。
深夜睡不着觉,杏花胡思乱想:假如当初与大伟结婚,生活在大城市里,穿上漂亮衣服,与他恩恩爱爱,多么甜蜜;假如没有麟柳,也不可能复婚,也许跟大伟结婚有希望。
杏花甚至把麟柳看成自己错误决定的原因。
这种胡思乱想影响了她与麟柳的亲情。
麟柳渐渐与娘熟了,但怎么也难以与娘亲近。
三岁之前的母爱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是多么重要啊。
但麟柳失去了这个机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杏花喝酒麻醉自己,努力让自己活得像一个木偶。
她知道傻子才无忧无虑。
一天,麟柳打碎了一只碗。
杏花立马生气,拿起笤帚就打麟柳。
麟柳第一次挨打,哭得死去活来。
婆婆出来劝阻,杏花有理有据地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婆婆哭着说:“柳儿才是三岁的孩子啊。”
复婚的第二年,杏花又生了一个女娃。
第四年又生了一个男娃。
这时候,麟柳已经7岁了。
破旧的穿戴,掩盖不住麟柳的天生丽质。
她瘦瘦的身材,白皙的瓜子脸,凄楚的眼睛好像会说话,除了衣服外,俨然大户人家的千金。
这正应了民间的一句老俗语:“体面不在辫子粗,人美不在穿叉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