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的大殿内,一场重要的大朝会正在举行,议题是讨论当前大明的财政状况。
朱元璋高坐龙椅,神色严肃,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
“今日朝会,诸位爱卿,当共议我大明财政之现状与未来。”
朱元璋声音低沉而有力。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手中捧着厚厚的账本,面色凝重。
“陛下,近年来,朝廷开支日益增大,虽税收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
户部尚书声音略微颤抖。
“开支为何增大?”
朱元璋皱眉问道。
“回陛下,边疆战事频繁,军费消耗巨大。
加之各地建设、赈灾等事务,皆需大量钱财。”
户部尚书回答道。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商业虽有发展,但税收制度仍有漏洞,导致不少商人偷税漏税。”
朱标此时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改革税收制度,加强监管,同时精简朝廷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如何改革?如何精简?”
朱元璋追问。
朱标接着道:“可对不同行业制定更为合理的税率,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对于朝廷机构,当裁撤冗余部门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
又有大臣提出:“农业乃国之根本,是否应增加农业赋税?”
这一提议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不可!
农民本就辛苦,再加赋税,恐生民变。”
一位大臣坚决反对。
“但财政紧张,若不增加赋税,何以解决?”
有人反驳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