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刚刚说完,旁边另一位技术骨干挤过来:
“厂长,请为我们弄到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芯片,并将其应用在这个装置上。”
这位名叫吴卫国的技术骨干从南方返回后马上投入到中程弹道装置的设计工作当中。
他的思路最为前卫,已经从普通发展到了精确制导。
“我看到你的设计图上写着,有一种完整版本的,具有精确制导功能。”
“只要你能搞到芯片,我就一定可以把它生产出来!”
吴卫国这句话让大多数技术专家感到震惊。
他们不禁纷纷提出异议,开始反对他的想法。
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尚未更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知道精确制导的威力。
其实,吴卫国对此也并不完全了解。
他只是在设计图上看到相关描述后,变得激动起来。
尽管不清楚其实际的威力,但是凭借多年的研究与实战经验,吴卫国很清楚这款即使在厂里制造也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因此他充满了期盼,如果按照设计图生产出来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即便没有任何先例,基于对苏辰的信任,吴卫国仍然坚信设计图中的概念是可以实现的。
此外,吴卫国还在理论和数据层面进行了一系列运算,并因此略作设想就认定这种方法切实可行。
尽管仍存在诸多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但只要苏辰能弄到那些芯片,他对展示这一款精确制导能力充满了信心。
毕竟设计方案已非常清晰,他认为自己绝对有能力实现它,而且厂长提供资料时也证明都是可信可靠的。
吴卫国深信,只要能得到所需物资,他就能够依照设计图表现出最终的效果。
然而他说出这些想法后,遭到了不少技术专家的驳斥。
“哪里来的什么精确制导?根本就不可能有的事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