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爷尽了兴,搂着惜宁歇息,想起刚才她那一拧腰,一甩袖,一双柔夷好似兰花般,眼风如水一波波地飞过来,简直说不出来地好看。
他翻个身,弯起一只胳膊支着自己,一手伸过去,捏着惜宁白腻如凝脂的耳垂,轻轻揉搓着问道:
“你刚才做的,唱的,是什么戏?哪里学来的?”
惜宁一想,坏了,这时候徽班刚进京城吧?还没有京剧这个说法呢……
这一年是康熙四十九年,按后世说法是公元1710年,京剧确实还没兴起来。
惜宁上辈子学的东西特别杂,京剧昆曲钢琴古筝都学过一阵子。
她伸手捂住自己的脸,哎呀一声,两脚轻轻地蹬着被子,羞于见人地低声抱怨:
“爷不要问了吗,人家就小时候偷偷看了几眼,学了几句,什么都不会的……”
这时候,好人家女儿是不会上戏园子里看戏的,要到好些年后,京剧有了规模,才慢慢形成唱堂会,贵族女眷在自家后院看戏的风气。
至于富家太太捧戏子的事儿,要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了。
“小时候,上哪看的呀?跟谁呀?”
十四爷由哆啦a梦变身好奇宝宝。
惜宁放下手,搂着爷的胳膊,撒着娇哀求道:
“爷,您可别告诉别人啊,我外祖父喜欢昆曲,小时候他常去戏园子里消遣,我还不太懂事的时候,偷偷跟着去了几次,那时候不懂,只觉得那戏台子上的人,走路啊,甩袖子啊,回眸一笑啊,都好看得不得了,回家就比划着学,外祖母见了,把外祖父给说了一顿,后来就再也没带我去过了。”
昆曲古而有之的,又是起源于南边的戏,说祖籍江南的外祖父喜欢,十四爷大概也不会怀疑什么。
十四爷嗯了一声,好笑地捏了一下惜宁脸颊的肉,夸她道:
“你倒是有天赋,学得蛮像那么回事的,不过戏文里唱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东西,乌七八糟地,不学也好。”
惜宁把头埋进爷的怀里,暗暗舒了一口气,好险蒙混过关。
不过可怜的外祖父,好像每一次都是让他背锅……真是罪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