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可以获得战败国的赔款,有了钱,可以去南洋购买粮食。
一句话,用好战争这把利刃,不但不会消耗国家财富,还可以为国家,为百姓赢得利益。”
“而且这些战争,不会集中在短时间内,也许要十年,也许要几十年,也许更长。
这是大明的长期规划,希望大明朝能廷清楚自己周围的险恶形势,早作准备。
有些事情,恐怕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
朱由检难得地露出幽幽的叹息,似乎在慨叹人生为什么只有几十年,假如人生真的有五百年,这些目标真的可以在自己的手中完全实现。
这一刻,朱由检也被自己感染了,他好像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派徐福去东海求长生不老之药。
“现在,我们只是做好本分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个美好的目标前进。”
“一步一个脚印?”
李春烨发现自己豁然开朗,朱由检描绘的只是远景目标,也许要几代人才能实现。
否则,不但工商富国自己不懂,就连组建海军恐怕也难以实现。
他的内心像过山车,经历了期盼、兴奋、热血沸腾,再到恐惧,现在好像回到了地面,终于平和起来。
“对,只有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才能为大明积攒胜利的本钱,才能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天上绝不会无缘无故落下馅饼。”
朱由检三言两语就搭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台,后世的他并不擅长演说,也不擅长解说大道理,也许是回到明朝的责任感,把他逼上上了这条路。
“可是殿下,这些战争真的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吗?”
李春烨对朱由检描绘的大方向已经不再抗拒,开始了枝枝叶叶的修剪。
他没有朱由检那种大手笔,也没有朱由检的年龄优势,只希望以他有限的生命,为朱由检的理想和大明的未来,做一些力所能尽的辅助工作。
他不知道大明能走向何方,只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大明能完全解除建奴的威胁。
“不会,大人。
将来的军饷,主要来自战场和被征伐的对象,不会严重削弱用于民生方面的开支。
而工厂的兴办,又会让百姓在农闲的时候提供工作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朱由检知道,一旦走向工业化,劳动生产率会大幅度提高,各行各业的收入也会稳步上升,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也会明显地提高。
但朱由检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大明什么时间像欧洲那样,开始走上工业化。
“好,那老臣就全力支持殿下,以残余之躯为大明贡献最后一份力量,随时等候殿下的召遣。”
李春烨的眼睛里又闪现出光芒,那是对朱由检的绝对信任,也是找到知音的兴奋。
从这一刻起,李春烨再也不会把朱由检看做是孱弱的皇家少年,而是自己真正的主子。
如果现在朱由检要篡夺朱由校的皇位,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
“有了尚书大人的支持,振兴大明的目标一定能提前实现。”
朱由检现在的主要目标在于军事上,如果李春烨能这位兵部尚书全力支持他,难度会减小很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