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让建华去参军,三年后退役,我刚好找关系把他弄到江城来。”
老苏跟二伯说。
“建华从小没吃过苦参军恐怕不行吧”
二伯娘说。
“直接调,就算是当地肯放,这里也不肯接的啊之前如雪是按照工农兵学员的机会操作的。
现在就是高考一条路了。
建华读能读得进吗花花最后也没能考进江城来,不过能够去省城的师范学院已经不错了。”
老苏说,“当兵之后,通常有几个名额,通过武装部,民政局,我都有老朋友在的。
也别进我那个小破单位了,江城在建一个大型钢铁厂,到时候往里面一塞。”
建华堂哥,皱着眉上去不乐意。
老苏还在劝“三年很快就过掉的。
这个事情我现在就要请客吃饭了。”
苏翎说了句“爸,你不要想得太好,就算你把堂哥托付给孔伯伯,可接下去真的还要上战场的话,哥可以不去吗赵伯伯的儿子,您用一条手臂换回了他的命,万一要是堂哥遇到了,别人会那样拼命吗”
这话出来一家三口脸色都变了。
二伯娘说“拿命去换,不值当”
“二嫂,那么多军人就是那场战斗也就投入了五十万的兵力,没你想得那么可怕,以后肯定是小规模的,轮到上前线的概率不足10的可能。”
“万一要是轮上了呢万一要是上前线了呢”
“男儿报国,战死沙场。
这也是应该的,我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不还活着吗”
二伯娘坐在那里着二伯“建华当兵是不去的。”
“康达”
“二哥,当个兵,跳板过来是最快。
我几个儿女走高考,不想高考只能这样。”
“可以不上战场吗”
“我那老首长的儿子都上战场了。
这个没法子搞特殊。
你们回去好好商量商量,要是商量定了,就跟我说一声,我来安排。”
苏翎站起来说“我去准备晚饭”
这个建华堂哥一就是贪生怕死没血性的,没想到半年生意做下来,老苏也变精明了吗
一家三口犹犹豫豫地走了,过了两天打电话过来说,商量下来还是不去当兵了。
寒假快结束了,弘毅和弘民还是想要去赵琴,苏翎是不会去的,她们之间,没有感情,只有互相之间永远解不开的恨。
老苏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赵琴。
劳改农场偏僻,不过这个农场已经算是相对条件好的了。
毕竟老苏也是打了招呼,从高高的院墙门口往里走。
赵琴已经坐在了接待室里,两年多的时间,已经不复当年中年美妇的模样,上去比老苏还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