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州,主要军事力量,大都是一些卫所、兵屯,真正的战兵,寥寥无几。
大明此时这种状态,便是处在战事一线的辽地,卫所、兵屯制,都早已经残破不堪,更不要提,处在登莱这种腹地了。
再往后推十几年,陈忠、李元庆的后辈,东江军出身的孔有德,在登莱两州作乱数年,朝廷愣是没有办法拿下,反倒让孔有德顺利的投靠了后金。
此时,形势虽然不如崇祯年糜烂,但大致也差不多。
如果陈忠、李元庆真要硬来,未必没有机会。
不过,两人毕竟还是大明的官军,身后还有毛文龙这尊真神,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会把事情做绝。
只要能暂时维持住弟兄们的生计,这就足够了。
船队暂时休息,十几艘探路的小船,却是趁着夜色,向四周飘散。
船舱里,点燃了火炉,厚厚的布帘子遮挡住外面的海风,李元庆靠在火炉旁,有些疲惫的闭目养神。
陈忠则是端着一个小酒壶,不住的灌酒,不知在思虑些什么。
两人麾下的十几个心腹军官,都聚集在船舱另一头,给两人留出来足够的空间。
这时,陈忠又用力灌了一口酒,忽然对李元庆道:“元庆,你说,将军能逃过此次后金的攻势么?”
李元庆一愣,没想到陈忠思维居然也会这么跳跃了,思虑片刻,这才道:“朝鲜官方应该不会让后金军胡来的。
当然,这可能也没多大作用。
但这能拖一时,便是一时。
将军雄才伟略,眼光远超越常人,他一定会有办法,逢凶化吉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联系到将军之前,先活下去。”
如果李元庆没有记错,龙川是在镇江城破后一个多月,被后金军击破的。
随后,毛文龙继续开始了流浪生涯,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间隔,才最终在皮岛站稳了脚跟。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推算,李元庆和陈忠想要联系到毛文龙,至少要等着过了年之后。
所以,对于跟毛文龙联络,李元庆还不急,此时最关键的,还是先得把自己的力量稳固,甚至壮大。
到那时,即便面对毛文龙,李元庆和陈忠也能够有底气。
经过了镇江一役,当日奇袭镇江时的老弟兄,已经不算多了。
陈忠默然点了点头,“希望苍天保佑将军啊。”
……
次日拂晓,前去探路的小船纷纷回来了,他们也带回来最新的消息。
此时,李元庆和陈忠部所在的位置,在登州城东部海域,距离登州城大概有一百来里。
在往西面接近登州城的这一段海域内,大大小小的盐场,足有几十家。
有几家大盐场,颇为接近李元庆的目标。
而往东面去的百里海域内,已经算是苦寒之地,人口密度稀少,盐场也有几家,不过大都是家庭亲族式的小作坊,不成气候。
这一来,目标已经清晰了。
李元庆和陈忠经过仔细商议,选择了距离登州城东三十里外的一家大盐场,这家盐场规模方圆十几里,寻常的豪绅地主,恐怕也撑不起这么大的架子,必定是非富即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