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开始和梁雪姣一起策划。
他们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绘画基础部分,有的负责色彩搭配,还有的负责创意构思。
在这个过程中,叶朗现同学们都很热情,虽然大家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但都很努力。
有一个叫小敏的女生,她平时很害羞,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
她提出可以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制作一些立体的绘画作品。
叶朗采纳了她的建议,并且和她一起完善这个想法。
随着文化节的临近,九年一班的艺术展示区逐渐成型。
然而,就在文化节的前几天,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叶朗放在教室后面准备用于展示的几幅重要画作不见了。
叶朗焦急地四处寻找,梁雪姣也动全班同学帮忙找,但都一无所获。
叶朗非常沮丧,他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
梁雪姣看着垂头丧气的叶朗,安慰他说:“叶朗,不要灰心。
我们还有时间,我们可以重新画。
这也许是有人故意捣乱,但我们不能被打倒。”
在梁雪姣的鼓励下,叶朗重新振作起来。
他和同学们加班加点地重新创作,终于在文化节当天完成了艺术展示区的布置。
当文化节开始时,九年一班的艺术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那些充满创意和情感的绘画作品,还有独特的立体绘画,让大家赞不绝口。
通过这次文化节,九年一班的凝聚力更强了,叶朗和梁雪姣的师生关系也更加牢固。
他们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够克服。
学校决定举办一场校园艺术墙绘大赛,每个班级可以派出一个小组参赛,要求在学校指定的一面大墙上绘制一幅能够展现校园文化与青春活力的作品。
梁雪姣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鼓励叶朗和林浩组队参加。
叶朗和林浩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神情。
在最初的构思阶段,叶朗和林浩就产生了一些分歧。
叶朗认为应该以校园中的师生互动场景为核心元素,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解答学生问题、同学们在操场一起运动等画面,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校园文化。
而林浩则倾向于用抽象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来表达青春活力,他觉得那样会更有视觉冲击力。
两人各执一词,小组的其他成员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叶朗率先冷静下来,他说:“林浩,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色彩和抽象图案确实能吸引人。
但是我觉得这次大赛主题是展现校园文化与青春活力,还是需要一些具象的元素让大家一眼就能明白我们画的是校园里的故事。”
林浩听了叶朗的话,思考了一会儿,说:“你说得也对,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比如用抽象的图案作为背景,然后在上面绘制我们校园里的场景。”
叶朗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很棒啊!”
于是,他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创作。
叶朗负责绘制校园场景的草图,他细致地观察着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把那些充满活力的瞬间定格在画纸上。
林浩则在一旁调配颜料,他根据叶朗的草图来选择合适的色彩,确保画面既鲜艳又和谐。
在绘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
墙面上有一块凸起的部分,如果按照原计划绘制,会破坏整个画面的美感。
林浩皱着眉头看着那个凸起,说:“这可怎么办呢?这个凸起太影响画面了。”
叶朗围着墙面走了几圈,突然灵机一动:“林浩,我们可以把这个凸起部分变成一个立体的元素,比如把它画成一个篮球架,这样不仅不影响画面,还能增加立体感。”
林浩拍了一下脑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他们的进度却因为天气原因受到了影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