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转,太子日渐成长,身姿愈发挺拔,心智也逐渐成熟。
赵凌作为一国之君,对这位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寄予了厚望,期望他能成为一位英明睿智、雄才大略的君主。
然而,这份过高的期望,却在悄然间化作了父子之间产生嫌隙的导火索。
那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脉的重要政务,朝堂上众臣议论纷纷。
太子在深思熟虑后,勇敢地提出了与赵凌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赵凌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过太子,心中认定太子年轻气盛,涉世未深,经验匮乏,果断地拒绝采纳他的意见。
太子却坚信自己的想法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是切实可行的良策,父亲不应该如此轻易地全盘否定。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言辞激烈,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从朝堂回到宫中,赵凌对太子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他觉得太子不够顺从和听话,没有将自己的教诲铭记于心,对太子渐渐冷淡起来。
而太子呢,满心的委屈和失落无处诉说。
他不明白,自己一心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精心谋划的策略为何得不到父亲的认可。
他觉得父亲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抱负和努力,父子之间的关系犹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苏璃,这位身处宫廷却始终保持着敏锐洞察力的女子,很快就察觉到了赵凌和太子之间那微妙而紧张的气氛。
她深知,这嫌隙若不及时化解,不仅会让父子关系破裂,更可能给国家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一个宁静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
苏璃轻手轻脚地走进赵凌的书房,为他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然后轻轻地坐在他的身边。
“陛下,臣妾知道您对太子期望甚高,可他毕竟还年轻,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苏璃的声音温柔而婉转,如同夜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朵。
赵凌皱着眉头,长叹一口气,说道:“爱妃,朕一心为了国家的未来,可这孩子却总是与朕对着干,让朕如何放心将这江山交予他?”
苏璃微微一笑,眼中透着理解和包容:“陛下,太子并非有意与您作对。
他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份心是值得称赞的。
您不妨多给他一些机会,听听他的想法,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赵凌沉默了许久,手中的茶杯微微冒着热气。
他思索着苏璃的话,心中的坚冰似乎有了一丝松动,微微点了点头:“爱妃所言也有道理。”
安抚好赵凌,苏璃又转身去找太子。
此时的太子正一个人在书房里生着闷气,书桌上的笔墨纸砚凌乱地摆放着,仿佛映照出他内心的纷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