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格尔泰不屑地撇了下嘴,说道:“我虽不认得汉字,但认得钱庄。”
“钱庄啥样?”
特木尔问道。
“你见过汉人的算盘吗?”
庆格尔泰看见把特木尔问住了,不由得意地扬起下巴,说道,“那家伙神了,不管你多大的买卖,几千匹马还是几千张皮货,只要在上面噼里啪啦一扒拉,它便能立刻告诉你卖了多少银子多少铜钱,太神了,所以有算盘的地方就是钱庄,走吧……”
说话间来到一家铺面前,庆格尔泰勒住马,眼睛盯住铺面里立着一个一人高的红木大算盘,他笑着指着那里道:“这便是算盘,走,去看看……”
“庆格尔泰老爹,不是这里。”
队伍里跑出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一位姑娘,正是和古帖,她驱马赶到庆格尔泰面前说道,“帮主知道你们对这里不熟,让我给你们带路。”
“这……不是钱庄?”
庆格尔泰瞪大眼睛问道。
“是,这也是钱庄,你看匾额上写着日日顺,不是咱们要去的钱庄。”
和古帖耐心地解释。
庆格尔泰闹了个大红脸,特木尔在一旁大笑。
和古帖驱马走到前面,免得他们再出错。
和古帖驱马向前,在一片青石台阶前停下。
青石台上三间普通的格窗门面,门头上悬挂着黑底鎏金牌匾,上书‘鑫福通’三字。
庆格尔泰盯着那三个密密麻麻的字,又问了一遍:“丫头,你没弄错吧?”
“庆格尔泰老爹,你放心吧,就是这里。”
和古帖说道。
庆格尔泰和特木尔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色,庆格尔泰交待众人在这里待命,他带着和古帖和特木尔大步走向青石台阶。
一个钱庄伙计看见走进来三个蒙古人,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前行礼道:“远道而来的客人,里面请。”
“掌柜的在吗?”
庆格尔泰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语道。
“在。”
伙计问道,“请问贵客来此是兑换还是铸银?”
“兑换铜钱。”
庆格尔泰大大咧咧地说着,特木尔把背后的一个皮囊扔到地上,说道,“这一袋碎银,足有五百两,兑成铜钱。”
小伙计颇有些诧异地望着三位蒙古人,以前也有蒙古人登门,都是把碎银子铸成元宝,便于携带。
可这三人却要把碎银兑换铜钱,真是奇怪。
他们这里的动静早已被当日的执事看见,执事走过来,向小伙计使了个眼色,意思是照办。
但要兑换这么多银子,显然柜台上人手不够。
执事又从后面叫来几个伙计。
在三个蒙古人的注视下,伙计们拿来秤开始秤碎银。
皮袋里的碎银,在秤上放一次,便有一个伙计看秤,一个伙计唱斤两,一个伙计在算盘上计数,一个伙计在账簿上记账,整个大厅忙得不亦乐乎,把三个蒙古人看得瞠目结舌。
正在这时,突然听见街上“噼里啪啦”
鞭炮的巨响,响声扰乱了这里的次序,记账的听不见唱的两数,不一会便乱了套,庆格尔泰插着腰大喊:“错了,全错了,莫非你们要趁机窃我的银子。”
特木尔也在一旁起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